倫敦12月18日消息,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周三從前一交易日觸及的七個月高點回落,因數據顯示中國銅產量創紀錄高位,促使投資者在銅價快速上漲後稍作喘息。
倫敦時間12月18日17:00北京時間12月19日01:00),LME三個月期銅在收盤時沒有成交,但最後報價下跌0.5%,報每噸6,172美元,周二曾觸及5月8日以來最高水準每噸6,223美元。
期銅本月上漲約6%,因美中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以及一些好於預期的數,導致人們對全球經濟前景的看法不那麼悲觀。
麥格理分析師Marcus Garvey稱,這輪漲勢背後的原因是投資者放棄了價格將下跌的押注。
但他表示,由於投資者的頭寸變得更加中性,銅的未來走向不確定,因貿易談判和中國經濟的前景仍不明朗。
麥格理預計明年銅均價將爲每噸5,825美元。
中國人民銀行18日公告稱,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其中7天期逆回購中標量爲500億元,中標利率2.50%;14天期逆回購中標量1500億元,中標利率2.65%。本次操作是11月下旬以來,央行首次重啓逆回購。
美元周三全面走強,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強勁,對於投資人而言這意味着美聯儲可能需要更爲強烈的理由,才會相信有必要進行有意義的降息。
美元走強令金屬承壓,使得金屬價格對於使用其它貨幣的買家而言變得更高。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11月精煉銅產量同比增長19.6%,達到90.9萬噸的創紀錄高位。
LME現貨銅較三個月期銅貼水從兩天前的6美元擴大至29.25美元,顯示近期市場供應改善。
國際鎳業研究小組(INSG)周二稱,10月全球鎳市供應缺口小幅擴大至1,300噸,9月修正後爲短缺1,100噸。
其他金屬,LME三個月期鎳收跌0.6%,報每噸13.870美元;三個月期鋁上漲0.7%,報每噸1,777美元;
三個月期鋅上漲0.9%,報每噸2,301美元;
三個月期鉛上漲2%,報每噸1,926美元;
三個月期錫收跌0.2%,報每噸17,29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