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獨特的薄板背紋。爲了解決以往陶瓷薄板溼貼容易出現脫落的現象,通過溼法一次擠出成型生產工藝,給陶瓷薄板背紋加上了特殊的燕尾槽結構。所謂燕尾槽背紋,是一種“裏寬外窄”的特殊結構,相比於普通瓷磚平滑的背紋,這種特殊的背紋使得陶瓷薄板溼貼時更好的與粘結劑產生契合效果,提高陶瓷薄板與牆面的拉拔力。據介紹,尾槽增加1mm,可增加約1MP薄板與牆面的拉拔力,可爲建築降低3倍以上的脫落風險,從而提高陶瓷薄板溼貼的安全性能。
2、恰到好處的吸水率控制。按照瓷磚的材質特性,普通拋光磚之所以很少用於外牆鋪貼,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拋光磚吸水率低於0.5%,外牆溼貼很容易脫膠導致瓷磚脫落現象。經過分析測試,陶瓷薄板將吸水率控制在1%左右,這種恰到好處的胚體在溼貼過程中,更易與粘結劑分子結構形成物理咬合力,從而加強了陶瓷薄板溼貼的牢固性。
3、中小規格減少空鼓問題。鋪貼師傅的施工質量也是影響牢固性的因素之一,瓷磚在鋪貼過程中面積越大越容易出現粘結劑塗抹不均勻,從而導致空鼓的現象。中小規格的好處在於塗抹粘結劑難度不高,可以有效避免鋪貼時空鼓的發生,且中小規格的陶瓷薄板使用更加靈活,可以減少二次切割帶來的耗損和加工費用,尤其適合多門窗的外牆鋪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