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邏輯回顧
整個五月份鋁價走了一個 V 型,先是由工業品“內憂外患”引發的共振下跌,然後在成本支撐、復工復產的預期及穩增長政策的帶動下企穩反彈,基本收復跌勢。四月底五月初,美聯儲加息縮表導致的全球經濟衰退的預期升溫,通脹壓力引發市場擔憂,國內上海疫情維持緊張的態勢,且愈發嚴格的防疫政策,使得市場預期經濟快速修復的邏輯破滅,在金三銀四落空的基礎上,5 月份需求也不容樂觀,導致內外盤金屬及權益市場在總需求悲觀的邏輯下共振下跌。5 月下旬,鋁價維持在成本線附近震蕩,但是伴隨無錫地區需求恢復、廢鋁緊張導致的原鋁替代等因素,鋁庫存脈衝式去庫,且升水表現較好,政策層面利多消息不斷,鋁價逐漸震蕩反彈. 供應方面,海外能源危機的邊際影響力減弱,歐美地區暫無進一步的大規模減產,南美地區復產穩步進行,俄鋁的新投產計劃維持暫停,海外供應整體略有回落,主要還是此前歐洲地區減產的影響;國內方面,5 月底運行產能達到約4047.5 萬噸的規模,較4 月底基本持平,主要在於雲鋁事故減產對衝了一部分供應增量,且自從4月份以來,快速投產期基本結束,後面進入緩慢釋放階段;需求方面,由於疫情的抑制,5月份表觀需求增速爲-0.45%,表現一般;房地產數據表現仍然較差,房屋成交、購地、新開工、竣工、施工等環節維持負增長,甚至房價目前也還在下跌的趨勢中未有緩解,汽車產業鏈受產業鏈中斷的幹擾,5 月份的消費和產量也下滑;但是板帶箔類的出口訂單較好;根據目前的防疫政策,預計 6 月份終端需求環比會有極大的改善,給華東地區帶來正向的需求刺激。
二、後市展望
進入六月份,鋁價的博弈將會更加激烈,長期周期走弱和中短期環比改善的邏輯博弈,內外宏觀經濟走勢的分化使得驅動因素更加復雜,供應和需求均強的情況下,鋁市場博弈難度也會增大,影響市場的因素較多,下文從多個“分力”的“角逐”看後期“合力”該往哪個方向流動:
(一)供應端利空價格
供應端正在逐步放量,全球鋁產量受中國的影響維持增長的局面,4 月份IAI 統計全球鋁產量 559.9 萬噸,同比持平,日產量環比增長 0.81%;國內方面,5 月底運行產能達到約 4047.5 萬噸的規模,5 月份產量預計 345.7 萬噸,同比增長4.27%;進出口方面,4月份未鍛軋鋁及鋁材進口 17.53 萬噸,在內外比值不利於進口的情況下,仍然保持較高的走勢;所以從供應的角度看,5 月份國產鋁錠超過去年同期,並且供應總量在5月份開始超過去年同期,去年有進口補充,即國內可以實現供需盈餘;
(二)需求中性,環比改善但是同比走弱目前的需求表現分化:
首先,房地產相關需求仍然較弱,從鋁棒加工費及廣東佛山鋁錠的出庫來看,已經在環比走弱,不僅僅同比需求低於往年同期,而且還在季節性走弱;其次,板帶方面出口訂單較好,雖然有歐洲即將反傾銷的制約,但是並非全部限制,預計出口會維持高位,且新能源方面的訂單例如光伏、電動汽車等領域帶來的需求消化了一部分地產訂單的缺失;近期合金鑄造方面的開工也有一定程度的修復;最後,海外庫存對價格也起到支撐作用。LME 低庫存的大背景下,海外供需較爲緊張,LME 鋁價支撐力度較強,尤其是當下 LME 倉庫升水維持高位,中國出口的鋁制品衝擊壓力受海運周期的影響,有一定的延遲;
(三)成本端中性 利潤保持穩定
氧化鋁供應投產速度更快,價格逐步回落;煤炭目前在國家大力度保供穩價的作用下,高位震蕩,內外價差巨大;預焙陽極階價格維持高位;所以成本端預計國內小幅下滑,目前電解鋁利潤更多的受鋁價的影響,成本端的支撐主要在於邊際高成本的影響及海外能源價格較高的影響;(四)內外宏觀政策分化
目前海外正處於美聯儲加息縮表的周期,六月一日開始正式啓動縮表計劃,流動性收窄對價格形成壓力;國內方面,保經濟的決心強力,且刺激的手段更加激進,目前政策力度集中在地產、基建及消費領域,鋁相關的行業例如光伏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家電耐用消費品領域等;地產方面,目前政策持續在回暖,持續的刺激政策出臺,但是趨勢的力量一旦形成,很難扭轉;綜上所述,供給端利空、LME 庫存端利多、需求端環比改善同比偏弱、成本端中性偏弱、宏觀階段性偏強,預計六月份全球鋁價大概率會維持震蕩的局面,基本面數據的拐點預計發生在 7 月份左右,價格震蕩區間預計在【19000,21600】的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