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秦建春 盧志金)今年以來,鋁業分公司圍繞“改革創新、全面對標、深度挖潛、降本增效”十六字方針,着力從科技創新、小改小革、強化基層管理和標準化提升等方面,通過責任分解、主動作爲,切實降低能耗物耗和生產成本。上半年,降本增效措施落地效果好。
01
圖爲電解一車間黨員先鋒小組在1063#槽現場討論智能打殼氣缸實施改進
自主研發的電解槽智能數字化技術集中管控平臺建設在今年取得較大成效。基於平臺的“智能打殼氣缸”科技項目,引進國內4家企業開展上槽試驗,並於5月份完成了第一階段試驗總結,優化了智能打殼六大功能需求和七項技術指標要求。該技術成功推廣後,將減少結包、卡堵次數80%以上,節約壓縮空氣用量20%,同時實現延長打殼錘頭使用壽命、降低工作環境噪聲、減少槽況波動等目的,綜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02
圖爲保溫槽蓋板
圍繞氟化鋁、陽極、電力等電解生產三大物能耗指標,開展了多項技術改造和節能新技術應用。一是圍繞氟化鋁單耗指標實施的“保溫槽蓋板更換”、“淨化分料箱改造”、“支煙道閥門精細管控”、“導杆密封”等設備改造項目,該指標單耗上半年完成17.6公斤,同比去年同期下降4.6公斤,消耗降幅達20%。二是繼續優化陽極應用研究,開展 “鋼爪熔渣焊”、“37天換極周期”、“防氧化塗層”等工藝技術革新,嚴把槽生產工藝技術管控和AC作業操作質量,6月份陽極單耗463公斤創歷史最好水平,預計年度節約陽極採購成本220多萬元。在動力電耗降低上下功夫,通過實施出鋁擡包引射器、陽極中頻爐冷爐啓動及壓縮空氣管網運行優化等小技改項目,實現噸鋁動力電耗降低10度,節約電能90餘萬元。
03
圖爲中頻爐打渣作業
實施的“陰極鋼棒測溫”、“槽上部集氣機構改造”等設備技改項目,進一步推進智能化工廠建設。此外,減少外委合同業務量、提高副產品銷售收入及強化職工創新、修舊利廢等五大類別62項具體措施,持續推進企業節能減排、降本增效工作向縱深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