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適合幾內亞國情的開發模式——專訪山東魏橋創業集團董事長張波

中國投資 2019-10-28 11:32

  盡管幾內亞礦產資源豐富,但其境內鋁土礦開發在埃博拉疫情之後一度陷入停滯,2015年,中國山東魏橋創業集團的關聯公司中國宏橋集團與新加坡韋立集團、中國煙臺港集團、幾內亞UMS公司組成“三國四方”聯合體“贏聯盟”,由中國宏橋主導開礦,新加坡韋立集團負責海運,煙臺港集團負責鋁土礦港口運輸,幾內亞UMS運輸公司負責陸地運輸,快速實現幾內亞鋁土礦資源開發和海運。

  通過一系列的調研、會談和評估等前期工作,該項目從2015年3月26日奠基到博凱礦業及博凱港口建成投運僅用了四個月,搭建了一條從幾內亞境內,經過好望角、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中國海,到魏橋創業集團國內工廠,集多式聯運於一體的鋁土礦產業完整鏈條,也是經跨三大洋的新興鋁土礦海運航線,形成了中國至幾內亞、幾內亞至中國的雙向物流運輸通道。

  “這是幾內亞15年(2015年)來出現的一個新型鋁土礦出口模式,非洲博凱港讓博凱港和煙臺港這兩個相距10000公裏的港口連接起來,創造了一個中國人的建設奇跡”,魏橋創業集團董事長張波在接受《中國投資》專訪時表示,2015年,幾內亞鋁土礦出礦量僅爲100萬噸,2018年突破達到4200萬噸,迅速成爲全球鋁土礦出口第一大國。截至目前,贏聯盟建設第一期SMB礦區、博凱港一號港區KATOUGUMA碼頭、二號港區DAPILON碼頭基礎設施建設已經順利完成,累計投資超過5億美元,已具備年出口5000萬噸鋁礬土礦的能力。

  促進幾內亞經濟繁榮發展

  《中國投資》:魏橋創業集團在幾內亞的項目爲中國的鋁業發展和幾內亞的發展分別帶來怎樣的助益?

  張波:在2016年之前,我國從幾內亞國內進口的鋁土礦可謂是少之又少。但在2016年,來自幾內亞的鋁土礦就達到了1500萬噸,2017年超越澳大利亞成爲我國鋁土礦來源國。這不但有效地滿足我國發展鋁工業的需求,而且有了這一資源通道後,告別了讓國外鋁礦供應商依礦提價的歷史,在一段時間內保證了鋁土礦價格的穩定。另一方面,我們還帶動了中國企業更好地“走出去”,中國宏橋以積極開放的態度,毫無保留地把前期在海外資源開發、物流、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經驗,與中鋁公司一道分享,協助中鋁公司快速推進海外資源利用項目。

  對幾內亞而言,贏聯盟項目極大地帶動了幾內亞礦業開發的繁榮。根據國際貨幣組織的估計,該項目對幾內亞GDP的貢獻率超過10%,帶動直接就業10000多人,間接就業30000多人,根據幾內亞政府部門的評估,一個在贏聯盟就業的幾內亞人,可以支撐起10至15個幾內亞人的生計,也就是說贏聯盟項目爲10-15萬幾內亞人提供了生活保障,是幾內亞的勞動就業項目之一。其次,贏聯盟創造的穩定的美元稅收,改善了幾內亞的外匯收支狀況,拉升了幾內亞貨幣幾郞的幣值,增強了國際組織對於幾內亞經濟和外匯收入的信心,因而吸引和帶動更多企業和投資者進入幾內亞,從事礦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等領域,爲幾內亞經濟發展注入了動力。

  開創礦業多方合作共贏

  《中國投資》:對中國企業而言,魏橋創業集團能夠參與並主導該項目的原因有哪些?

  張波:我們在發展過程中,與新加坡韋立國際集團、煙臺港集團建立的長期友好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並且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可以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魏橋創業集團是全球大型的鋁業生產企業,生產規模龐大,資金實力雄厚,可以保證鋁土礦銷售的穩定。而新加坡韋立集團是國際航運巨頭,具有豐富的國際航運經驗。煙臺港集團具有港口建設和運營的優勢。再加上幾內亞當地企業的合作,可謂珠聯璧合。

  除了合作方的相互信任和支持外,贏聯盟同時還特別注重多元化發展,從多方面推動幾內亞經濟的發展,如推動博凱港(Port de Boké),成爲幾內亞和博凱大區貨物吞吐量的多用途綜合性港口,在國際海事組織(IMO)下屬的全球綜合船舶信息系統(GISIS)中注冊成爲國際港口;參與“幾內亞2040年”城市改造大型計劃;協助幾內亞重新進行地質勘探;聯合知名大學對幾政府官員進行人力資源培訓和職能培訓;協助幾內亞進行多元化經濟發展和招商引資;積極參與到幾內亞社會經濟的各項建設和發展中。

  《中國投資》:2018年年底,贏聯盟宣布與幾內亞政府成功籤署了礦業公約、氧化鋁廠公約和鐵路公約,並將新建幾內亞近半個世紀來投產的首座氧化鋁廠,爲什麼在2014、2015年已經完善物流和電力等基礎設施後,不直接建立氧化鋁廠?

  張波:幾內亞項目也是一個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的逐步發展壯大的過程。從2015年到2018年,仍然是一個擴大鋁土礦開採規模和運輸規模的過程。因幾內亞基礎條件薄弱,建設工業化項目,得需要各方面長時間的積累,比如當地基礎設施的改善、工人技術力量的培養、幾內亞政府及民衆的廣泛認可等等。

  從這個項目開始,贏聯盟從環評、科研、社會責任、專業財務審計、貨物檢驗等各方面嚴格遵守幾內亞礦業法及其相關法律,不僅甚至超額完成法律規定的礦業公司應該履行的義務和責任,更聘請國際高級專業顧問公司對項目的運營體系、財務稅務管理、社會責任、社區工作、培訓管理等各方面進行規範和提高,同時,也在開礦同時時刻將保護當地環境作爲首要關注任務,進行大面積復墾、道路灑水整治揚塵、修建硬化村間道路等工作。四年間,我們結合幾內亞當地條件與國際先進開礦模式綜合創新形成的的開發理念,在符合所有幾內亞法律及礦業標準的前提下,進行低消耗、低排放、環境友好的高效開發模式。

  不僅如此,贏聯盟始終把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CSR)放在重要位置,四大礦山作業板塊嚴格遵守社區補償標準,及時對項目涉及村莊及村民進行法定經濟補償。2015年在埃博拉疫情猖獗期,贏聯盟及時援建了兩座醫療站。2016年贏聯盟在KAFERE修建了含三間教室的小學,重修了KABOYE AMARAYA小學;修整養護了超過四十公裏的社區道路;還關心幫助社區,確保社區糧食自給自足,SMB贏聯盟已在KATOUGOUMA 成功復墾大片農田用於各類農作物種植,尤其是大米(社區基本糧食);每逢大型節日或有大型宗教活動,贏聯盟均派出高管參加社區活動,並根據當地習俗,安排對礦區範圍內所有村莊贈送大米、牛羊等。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和努力(下),贏聯盟才能與幾內亞政府成功籤署了礦業公約、氧化鋁廠公約和鐵路公約,這標志着公約完成了全部法定程序,爲贏聯盟在幾內亞的長期經營打下堅實的法律和政治、經濟基礎。

  運輸模式的本土化創新

  《中國投資》:幾內亞作爲主要鋁土礦生產國之一,爲什麼贏聯盟之前,中國企業與幾內亞在鋁土礦上的合作一直沒有大的突破?

  張波:主要還是限於幾內亞的基礎設施條件、運輸條件及物資條件,很多物資和材料都需要從國內運到幾內亞,且幾內亞缺乏公路設施、鐵路和港口,電力供應也不足。再就是自然條件較差,施工作業難度大。幾內亞氣候炎熱,當地夏季高溫持續較長時間。同時,幾內亞雨季時間較長,連續下雨會嚴重影響施工進度。

  《中國投資》:這個過程中,的創新和突破點是什麼?遇到過哪些實際挑戰?如何解決的?

  張波:的創新點和突破點就是運輸模式的創新,我們和合作夥伴通過長時間的深入考察和調研去探索一種適合幾內亞國情的開發模式。通過基本的資源分布、河流水文分析,認爲利用諾尼茲河(RIO NUONEZ)的通航條件,從礦山陸路運輸礦石到河邊碼頭,用駁船運送到卡姆薩海上錨地,用浮吊裝載到大船,認爲是一個可選擇的模式。修建鐵路和深水海港,投資大、周期長,“贏聯盟”大膽嘗試的河港接駁外海錨地的運輸方式,實現了礦石依靠20萬噸級大噸位貨輪快速運輸出海。目前,70多條大船在這條航道上穿梭不斷,平均每一天半時間,就有一條來自幾內亞的鋁土礦船從幾內亞博凱地區駛往中國煙臺港。我們開闢的這條海上礦石之路,讓幾內亞迅速成爲全球鋁土礦出口第一大國。

  在這個過程中,我記憶最深刻的挑戰是2014年,埃博拉疫情開始肆虐,外資一度紛紛撤離,那時,正值探礦關鍵期,走還是留?最終,我們與合作夥伴商量後決定留下。留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捐資100萬美元,建設了兩個醫療中心,以協助當地政府戰勝瘟疫,得到了幾內亞政府和百姓充分認可。這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氣的事情,也給其他企業和項目帶來了信心。幾內亞直到2015年12月29日才結束埃博拉疫情,“贏聯盟”的項目從探礦、基建施工到出礦,都是在埃博拉疫情期間完成的。

  《中國投資》:以魏橋創業集團積累多年經驗,中國企業走出去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張波:中國企業在海外進行投資活動時,應特別關注東道國的法律法規、風俗習慣等。比如在環境發展方面應符合綠色友好約束和排放規定;社會責任方面要關注當地社區、慈善和各類公益活動等;員工管理方面要加強職業發展規劃和企業文化建設等,並且要積極踐行企業責任,樹立正面形象。構建友好的雙邊關系,也是規避非經濟風險的基本保障。

今日鋁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