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礦業市場呈現六大特點

五礦經濟研究院 2017-09-15 11:23

  2017年至今,全球礦業市場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基本金屬市場短缺加劇,社會庫存持續走低;二是多數產品價格持續上漲,銅鋅表現最爲強勢;三是礦業公司業績繼續改善,半數企業利潤增長超過一倍;四是礦業投資整體謹慎,但有個別企業開始內涵式擴張;五是礦業並購市場略有降溫,而中資企業仍是市場最主要的參與者;六是機構預期短期行業形勢樂觀,礦業公司則對銅中長期看好。

  一、主要產品市場短缺加劇,社會庫存總體下降

  從供給端來看,在價格穩步回升的刺激下,2017年以來全球多數金屬礦產品種產量均有所回升。依據國際專業研究機構(ICSG、ILZSG、WBMS等)統計及主要企業的產量數據,在納入觀察的八種主要金屬及礦產品中,2017年上半年僅有電解鎳和礦產金的產量有所下降,精銅和精鋅產量都略有增長,而精鉛、鉬金屬(礦產)及原鋁產量增張明顯。此外,上半年四大鐵礦生產商(VALE、BHP、RIO、FMG)合計鐵礦石產量爲5.24億噸(超過全球產量的一半),較2016年上半年增長2.59%。就國內供給而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國內十種有色金屬合計產量達到3201萬噸,同比增長6.0%;鐵礦石產量爲7.51億噸(原礦),同比增長7.7%。可見,國內主要金屬礦產品產量增幅明顯大於國際市場。

  從需求端來看,在全球經濟復蘇穩固和中國經濟逐步企穩的支撐下,2017年全球多數金屬及礦產品消費量穩步增加。統計數據顯示,在納入觀察的六種主要金屬及礦產品中,2017年上半年僅有電解鎳消費量出現下滑,精銅、精鋅及鐵礦石消費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原鋁和精鉛消費量增加較爲明顯。而得益於需求端改善加快,2017年上半年全球多數金屬及礦產品的短缺程度較2016年有所擴大。其中,基本金屬品種中,2017年上半年僅有電解鎳的市場短缺程度同比略有緩解,而精鋅、精鉛及原鋁的短缺程度明顯加劇。

  由於主要商品市場持續短缺,2017年以來多數商品的社會庫存也跟隨性回落。截止2017年9月1日,三大交易所(LME、COMEX、SHFE)合計,除銅庫存較年初及去年同期略有增加外,鋁、鉛、鋅及鎳金屬庫存兩均降至過去三年最低,且其中鋁和鋅降幅最爲明顯。就金而言,兩大交易所(COMEX、SHFE)合計庫存過去兩年也呈現逐步下降趨勢。此外,從主要黑色系礦產品國內港口庫存情況來看,過去三年鎳礦降幅最較爲明顯,而錳礦和鐵礦庫存整體仍在上升,盡管目前總量較年中有所降低,但仍維持在歷史相對高位。

  二、多數產品價格持續上漲,銅鋅表現最爲強勢

  自2016年四季度開始,國際市場金屬礦產價格全線觸底反彈。進入2017年,經過短暫的調整之後,主要產品價格繼續擡高,並成爲推動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主力。截止8月末,CRB現貨綜合價格指數年內累計上漲2.98%,其中金屬價格指數漲幅達到11.29%;而從均值來看,前8個月CRB現貨綜合價格均值較2016年全年上漲7.8%,其中金屬價格指數均值漲幅高達26.14%。此外,下半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總體有所趨弱,而金屬產品價格依舊保持強勢,多個產品價格不斷刷新過去三年來新高。

  就主要商品而言,銅、鋁、鋅、鉛、鎢等金屬年內漲幅均超過20%,鎳、金、銀、鉬等金屬漲幅也均超過10%。主要商品中,僅有錫、鐵礦9月初價格較年初有所回落,但年內均價較去年全年均價漲幅分別爲11.95%、26.07%。而無論是從均價漲幅還是年內漲幅來看,2017年至今銅、鋅、鉛價格上揚都超過20%,是表現最爲強勢的品種。此外,在中國冶煉端“去產能”以及環保風暴、打擊“地條鋼”等政策推動下,2017年以來國內鋼價持續走高,並帶動國際市場上漲。中鋼協及CRU數據顯示,年內國內、國際鋼材均價漲幅分別爲36.45%、23.69%。目前,國內鋼價已創過去五年新高。

  三、礦業公司業績繼續改善,全年利潤或將爆發

  在商品價格回升、生產成本壓縮、資產結構及管理優化等方面的支撐下,2016年全球礦業公司經營業績顯著改善,大部分企業都實現扭虧爲盈。而得益於商品價格的持續反彈,2017年國際礦業公司經營狀況進一步改善。以全球前十大礦業公司(金屬類)爲例,上半年合計營業收入達到1880.76億美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34.82%,超過去年全年的60%;合計淨利潤達到164.9億美元,是2016年上半年的兩倍,接近去年全年的80%。同期,多數企業的債務規模繼續降低,持有現金(包括等價物)規模繼續增加,而資產結構、管理變革等領域優化調整也已完畢。可以說,目前多數企業已從前期的困境中走了出來。

  就十大礦業公司2017年上半年的淨利潤情況來看,僅淡水河谷較2016年上半年有所下降(主要由於計提大量的資產減值和匯兌損失所致),其他九家企業均大幅增長。其中,必和必拓、嘉能可、泰克資源、自由港集團(2016年上半年淨利潤爲負)、加拿大黃金和紐蒙特礦業等企業的淨利潤增幅均超過100%,而十家企業中也有六家企業上半年的淨利潤超過去年全年。從目前的市場形勢和趨勢判斷,預計2017年主要礦業公司都將迎來久違的利潤“大爆發”。

  四、礦業投資整體依舊謹慎,個別企業開始擴張

  商品價格持續反彈以及經營業績顯著改善,在很大程度上修正了國際礦業公司之前對市場前景的悲觀預期。不過,目前多數礦業公司對待投資的態度仍偏謹慎。從主要企業的統計數據可知,繼2016年全球礦業公司資本支出創2005年以來新低之後,2017年上半年支出規模進一步下降。其中,前十大礦業公司資本支出合計爲113.77億美元,規模較2016年上半年減少18.39%,預計全年資本支出規模在250億美元以內。不過,從動態變化的角度來看,資本支出降幅在經過連續五年的擴大(或增速減小)之後,2017年顯著收窄確定無疑,2018年則更可能實現增長,這表明礦業公司對市場前景的看法整體從悲觀轉向中性。

  就2017年上半年而言,十大礦業公司中,六家企業資本支出同比減少,其中紐蒙特礦業降幅達到35.52%,幾乎爲2001年以來最低;四家企業資本支出同比增加,其中力拓集團增幅達到33.38%,但仍不及2015年規模的一半,支出增加主要用於支持Oyu Tolgoi銅礦的產能擴張;加拿大黃金資本支出增加接近20%,主要用於收購Kinross Gold和Barrick Gold擁有的Cerro Casale金礦股權。從資本支出的絕對數量來看,必和必拓資本支出規模爲24.93億美元居首,紐蒙特礦業則以3.53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墊底。

  五、並購投資市場有所降溫,中資仍是主要買方

  2016年,全球礦業領域發生的項目並購和股權收購事件(包括已完成和進行中的項目)及金額均創2013年以來新高,而2017年以來市場有所降溫。彭博統計數據顯示,截止9月初全球礦業領域共發生並購事件合計金額165.1億美元,不及2016年的三分之一。全球前十大礦業公司中,僅有嘉能可和加拿大黃金各實施了一起規模以上(金額大於1億美元)的並購。同期,機構投資者對礦業領域的投資興趣也有所下降,在規模大於5000萬美元的股權收購項目中,多達一半的買方是礦業相關公司。

  2016年,以洛陽鉬業(收購自由港旗下Tenke銅鈷礦及英美資源位於巴西鈮、磷資產)和渤海華美基金(收購Lundin礦業擁有的Tenke銅鈷 24%股權)爲代表的中資礦業企業及機構投資者頻繁出手,是推動國際礦業市場並購和股權投資交易反彈的核心力量,而2017年這一特點仍在延續。截止9月初的統計數據顯示,在金額大於1億美元的礦業並購項目中,近三分之一的買方爲中資背景企業;而在規模大於5000萬美元的項目股權收購中,三分之一的買方爲中資背景企業。可以看出,中資企業是目前國際礦業市場交易最爲主要也是最爲積極的參與者。

  六、機構預期短期市場樂觀,企業對銅尤爲看好

  8月下旬彭博對國際金融機構的調查數據顯示,多數投資者對年內金屬礦產品市場較爲樂觀,預計多數產品價格相對於目前的年內均價都會有進一步擡升。其中,預計四季度銅、鋁、鋅、鎳的均價上漲空間都在10%以上。屆時,LME銅均價將接近7000美元/噸,LME鎳、鋁、鋅、鉛均價將分別保持在12000美元/噸、2100美元/噸、3200美元/噸和2390美元/噸之上,而金及鐵礦(普氏,62%)則分別維持在1330美元/盎司、75美元/噸附近。不過,機構投資者對中期市場看法相對謹慎,多數機構認爲2018年之後主要產品價格上漲將缺乏動力,而鐵礦、鋅價格將面臨下行壓力。調查數據預計,2020年國際市場鋅、鐵礦價格將分別回調至2800美元/噸、60美元/噸附件。相對而言,投資者比較看好鎳、鋁、金的中期趨勢,預計2020年均價分別爲13000美元/噸、2200美元/噸和1400美元/盎司附近。

  相對於機構投資者,礦業公司對未來幾年銅市場的預期較爲樂觀。例如,必和必拓在8月份發布的報告中認爲,由於礦石品位下降、投入成本增加、水資源限制和優質待開發項目更加稀缺,未來銅價維持在更高的水平;自由港集團CEO Richard Adkerson則在最新的演講中預計,未來銅價將回升至8000美元/噸之上。爲此,即便是在整體投資規模保持縮減的壓力下,主要礦業公司仍開始加大對銅資源開發領域的投資。就前十大礦業公司而言,去年至今已有6家企業採取了相關舉措。此外,目前全球最大的銅生產商Codelco正在考慮投資開發蒙古銅礦,而排名第10位的First Quantum已將對即將達產的Panama銅礦股權增加至90%。以上足見,無論是綜合型還是專業型礦業公司,大家對未來幾年銅市場都一致性看好。

今日鋁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