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印發

洛陽網 2020-10-15 11:24

今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決勝之年,抓好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尤其重要。日前,《洛陽市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印發,對7個方面的34項重點攻堅任務進行了明確。

產業結構調整優化

加快產業布局優化調整。加快推動城市區鑄造等行業企業搬遷改造,確保年底前洛陽天浩泰軌道裝備制造有限公司、洛陽瑞金耐磨抗腐材料廠等29家企業完成搬遷改造。

加強“兩高”行業產能控制。壓減合成氨產能,完成洛陽駿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5萬噸合成氨產能退出。

開展“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持續開展“散亂污”企業和集羣排查整治行動,進一步夯實網格化管理,防止已關停取締的“散亂污”企業死灰復燃、異地轉移。

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積極推進宜陽縣綠色鑄造產業園、伊濱區鋼制家具產業、偃師市制鞋產業園、偃師市摩託車產業升級改造。

工業源污染治理

加強無組織排放治理。年底前完成新安中聯萬基水泥有限公司等4家水泥熟料生產企業和濟源中聯水泥有限公司孟津分公司等4家水泥粉磨站無組織排放深度治理。

工業園區綜合整治。制訂洛陽市2020年園區循環化改造推進計劃,年底前完成洛寧產業集聚區、汝陽產業集聚區等4個產業集聚區的循環化改造。

開展鍋爐、工業爐窯綜合治理。依法依規加大燃煤鍋爐整治力度,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和不達標工業爐窯,實施燃料清潔低碳化替代,依法全面淘汰磚瓦輪窯等落後產能。

重點工業行業VOCs(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年底前,對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強化監督幫扶工作中發現存在突出問題的企業,指導企業制訂整改方案;完成旁路排查和儲罐排查工作;完成所有原油、成品油、有機化學品等涉VOCs物質的儲罐摸底排查,建立臺賬。

推進重點工業行業企業工藝升級改造。年底前,完成洛陽中集凌宇汽車有限公司、洛陽北方企業集團塗裝車間自動化、智能化工藝改造;完成中車洛陽機車有限公司塗裝車間自動化、智能化工藝改造,年底前進行試產。

推進工業園區和企業集羣VOCs綜合治理。年底前,完成洛陽空港產業集聚區集中塗裝中心建設,並進行設備調試和試生產;高新區建成區域性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洛陽宏興新能化工有限公司通過“五專措施”檢測等。

推進油氣回收設施性能抽測。重點推進儲油庫、油罐車、加油站油氣回收治理。完成城市區145個加油站油氣回收設施監督性抽測。

VOCs監測監控能力建設。完成石化行業、工業塗裝行業等共41家企業安裝自動監控設施任務。

  能源結構調整優化

加快推進清潔取暖。10月底前,全面完成氣代煤0.52萬戶、電代煤8.78萬戶、地熱替代0.24萬戶。在洛寧、汝陽、嵩縣、欒川偏遠山區天然氣、集中供暖覆蓋不到的區域,推廣生物質爐取暖。

加快集中供熱工程建設。持續推進新安“引熱入洛”工程建設,確保2020—2021年採暖季向市區穩定供熱。加快城市建成區供熱管網改造,確保全市新增集中供熱面積502萬平方米,主城區供熱普及率超過90%,各縣(市)已發展集中供熱的縣城建成區集中供熱普及率超過50%。

嚴控煤炭消費總量。確保完成省下達的2020年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目標任務。停運雙源熱電2×16.5萬和7.5萬千瓦燃煤機組,拆除陽光熱電2×13.5萬千瓦機組、萬基控股2×13.5萬千瓦燃煤機組。

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年底,全市風力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70萬千瓦,全市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85萬千瓦;累計發展地熱供暖130萬平方米。

加強農業領域燃煤替代。對全市範圍內農業大棚、烤煙葉、中藥材烘幹等領域開展全面燃煤狀況排查,加快實施清潔能源替代散煤工作。

加強“禁煤區”管理。嚴查在“禁煤區”內使用、銷售燃煤及其制品行爲,現存自用的煤炭及其制品、燃煤爐具由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置換收回;依法嚴厲打擊銷售不合格潔淨型煤行爲。

加強煤質監管。每月對潔淨型煤生產企業抽檢一次(申請停產的除外);對連續發現生產、銷售不合格煤炭的增加抽檢頻次,依法從重處罰,直至取消營業資格。

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優化

推進“公轉鐵”重點工程。年底前,伊電集團、中儲物流鐵路專用線項目建成,萬基鐵路專用線實現主體工程完工;具有鐵路專用線的大型工礦企業和新建物流園區,煤炭等大宗貨物鐵路運輸比例達到國家和省級要求。

推動貨運行業集約高效發展。推進城市配送體系和農村物流網絡節點體系建設,加快城市區周邊接駁站建設。年底前,推進20個農村物流網絡節點建設,加快推進2個城市區周邊接駁站建設。

加快推廣新能源車。落實補貼政策,完成公交、市政、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社區警務、景區觀光及機場、鐵路貨場等領域新能源車年度推廣任務。

柴油貨車治理

加快淘汰老舊車輛。年底前,淘汰國三及以下營運柴油貨車和稀薄燃燒技術燃氣車7245輛。

加強車船燃油品質改善。年底前,在全市加油站(點)抽檢車用汽柴油850個批次;從高速公路、國道、省道沿線加油站抽檢車用尿素100個批次。

加強在用車環境管理。年底前,檢查排放檢驗機構50家次;在168家重點用車企業安裝門禁系統,並與市系統聯網。

開展柴油貨車執法檢查。強化全市18個路檢路查點位的檢測工作,加大對轄區內重型柴油貨車集中停放區域的入戶執法檢查力度。

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環境管理。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執法檢查,年底前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檢測6000輛,將超標排放突出的施工單位納入失信企業名單。

用地結構調整優化

加強露天礦山綜合整治。年底前,完成露天礦山排查。對全市85處露天礦山依法開展綜合整治;對12處矸石山實施矸石山綜合治理;推動行政區域內15處露天礦山綠色標準化建設,完成254處責任主體滅失露天礦山生態修復。

強化揚塵綜合整治。將揚塵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納入建築市場信用管理體系,情節嚴重的列入建築市場主體“黑名單”;年底前市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100%,縣域主要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100%。

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超過92%。

嚴格煙花爆竹禁放管理規定。嚴格落實全域全時段禁放規定。

基礎能力建設

完善監測、監控網絡。10月底前完成12個主要物流通道空氣質量監測站建設。在城市區加密布局空氣質量微型站,增設環境空氣質量微型自動監測站點155個,建成環境空氣質量微型VOCs監測站點45個。

強化監測監控數據質量控制。加強對社會環境監測和運維機構監管,開展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監督檢查專項行動等。

開展污染成因分析研究。形成我市大氣污染防治總體解決方案;10月底前完成城市大氣污染顆粒物源解析工作,12月底前完成2019年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動態更新。(記者 李三旺)

今日鋁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