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表現持續好於預期

經濟日報 2017-10-16 13:27

中國經濟表現持續好於預期

6.5%、6.6%、6.7%、6.8%,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分別在今年1月、4月、6月和10月四度“刷新”中國經濟2017年增速預測。短短1年內,連續4次向上修正一國的經濟增速,這在IMF近年的經濟展望報告歷史上較爲罕見。與此同時,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和花旗銀行也不約而同地將今年中國經濟的預期增速調高了0.2個百分點。衆多國際機構紛紛點贊中國經濟,表明中國經濟確實比外界預計的要好,而且是持續好於各界預期。

中國經濟好於預期,體現在統計數據令人喜出望外。今年以來,我國經濟主要指標超預期已成爲各界關注的焦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GDP增長6.9%,好於市場預期的6.8%;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6%,好於預期的8.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4%,好於預期的10.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9%,好於預期的6.7%。面對一系列向好數據,國內外權威機構在評估中國經濟表現時,主基調積極正面,並用“宏觀經濟穩定”“保持強勁增長”“外部需求旺盛”等語句來描述,以此作爲調高中國經濟預測的解釋。中國經濟的穩中向好與世界經濟的廣泛復蘇,兩者形成共振,產生溢出效應,助推各界的樂觀判斷。

中國經濟好於預期,體現在實體經濟發展表現搶眼。隨着“中國制造2025”、創新驅動戰略等的實施,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發展不斷深化,智能化生產、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等一批新模式、新業態百花齊放,我國實體經濟強勁發力,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向好。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7%,增速同比加快0.7個百分點;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0.3%,增速同比加快10.2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6.1%,增速同比加快4.1個百分點;全國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15.3%。今年9月份,我國制造業PMI爲2012年5月份以來的最高點。工業生產的顯著提升,支撐着總體經濟的平穩運行。

中國經濟好於預期,體現在經濟增長韌性足有後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力推進,引導我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增長動能不斷轉化。在經濟結構方面,我國服務業已成爲最大產業,消費成爲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今年上半年服務業的增速快於第二產業增速1.3個百分點,服務業佔經濟的比重達到54.1%,高於第二產業14個百分點;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爲63.4%,穩居“三駕馬車”之首;在增長動能方面,今年前8個月,全國新登記企業399萬戶,同比增長12%,全國近萬家新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投產。同期,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裝備制造業增長11.4%,增速均明顯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這表明,隨着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推進,“放管服”改革的持續深化,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日益壯大、新增長點不斷涌現。各市場主體爲適應市場需求和提升自身素質而努力改造升級,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帶來了新動能加快成長。

今日鋁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