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天風期貨研究所有色組舉辦了“4月有色平衡表閉門會”,本次會議旨在探討有色金屬的年度、季度及月度平衡表的建立、調整等問題。會議以定向邀請的方式,邀請了多位資深產業嘉賓參與。在會議中,有色組向大家展示了各品種的核心底層數據、平衡表以及平衡表的調整邏輯,與會嘉賓也圍繞平衡表的不同分項、結合當下實際情況,展開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討。會議內容簡要記錄如下:
1.銅
銅精礦:海外銅精礦主要生產企業2020年減量37萬噸,2021年理論新增100萬噸,考慮到投產周期、爬產時間以及幹擾率,給到全球銅精礦的產量增量在50萬噸左右,上半年缺口更爲明顯,下半年或略有恢復,全年來看銅精礦預計仍有小幅缺口。
精煉銅:根據2021年冶煉廠新投產能共計40萬噸,考慮已經出量的10萬噸產能,以及三季度新投產的20萬噸產能,精煉銅產量增量給到30萬噸左右,全年產量增速略高於3%。進口方面,2020年進口量較高,是因爲收儲增、廢銅進口減少、以及保稅區累庫增加。今年進口先做一定下調,精煉銅總供應增速下調。
消費端:由於2020年電力投資計劃提高,充電樁配套電網等,增速較好,2021給2020年持平的增速,並對家電、交通、電子以及房地產等領域進行了拆分和預測。此外,對於銅的綠色領域消費如光伏、風能等需求測算進行了拆分,精煉銅消費總增速預測達到2%左右。
隨後,參會嘉賓一起交流探討了對銅平衡表的看法,有嘉賓認爲目前銅杆訂單暫未有明顯起色,下遊對銅價看跌,感覺下遊消費比較弱,月差現貨都不太好,電線電纜訂單也不太好。同時也交流了對終端需求測算的看法。
2.鋁
從電解鋁的月度平衡表來看,月度產量主要是通過調整運行產能得到,結合新增產能、復產產能、檢修等,還有目前市場上很關心的一個拋儲問題,很大程度影響二季度電解鋁的供需缺口。
運行產能方面,內蒙古的電解鋁廠還是有部分減產,雖然企業都不願意承認,根據實地調研來看,涉及約36萬噸的減產產能,內蒙古的新產能今年大概率都很難落地。雲南那邊投產節奏也比較微妙,受制於電力設備的原因,投的並沒有想象中快,目前河南三門峽恆康鋁業復產24萬噸已經通電。綜上,2021全年電解鋁產量預計3988萬噸,增速7.32%。進口方面,看比值和進口利潤,有一個月的船期,2021年的量不會高於去年的106多萬噸,但也不會太少,預計全年有70多萬噸。消費端,考慮到各個終端需求的情況,綜合下來,全年給了175萬噸的增量,表觀消費增速4.63%。
觀點:二季度沒有很明顯的矛盾,所以絕對價格空間不會太大。步入二季度如果高消費增速沒被證僞,逐漸兌現,鋁錠開始去庫,結合拋儲的量,可能整個二季度去化10萬噸左右,鋁價維持高位震蕩,企業繼續兌現高盈利。單邊以高拋低吸爲主,跨期正套並不好做,考慮到碳中和的政策後續還有升級的可能,反而使得資金傾向於做多遠月,近月庫存也偏高,建議觀望。
隨後,參會嘉賓一起交流探討了對鋁平衡表的看法,了解了內蒙企業的具體減產情況,同時也對鋁水比例問題比較專注。
3.鋅
鋅精礦:由於上半年礦端吃緊,但價格並不算友好,因此給到進口礦的預計,相較去年同期,上半年緊,下半年鬆。全球礦的平衡來看依然是過剩格局,具體格局要跟蹤後續海外的礦山新增產能投產情況,但上半年依然是緊平衡爲主。
精煉鋅:國內冶煉廠新增產能在40萬噸左右,考慮到投產及爬產的時間給到產量的增量在30萬噸左右,進口量由於今年全年預計過剩,預計今年進口量環比去年小幅下降,內蒙地區限產影響目前已經擴大,總體來看5-6月份冶煉廠限產壓力較大,此外四季度爲完成雙控目標壓力較大,在最悲觀的情況下來測算,全年的產量增加給到20萬噸左右。消費端,考慮到各個終端需求的情況,綜合下來,全年表觀消費增速2.23%。
觀點:全年來看,鋅錠即便在內蒙限產達到最悲觀的情況下也依然是過剩的格局,但過剩量相較調整之前有所收窄,前半年由於礦端吃緊加上部分冶煉的新增產能未有投放,以及內蒙地區限產的原因,二季度依然是短缺的格局,但下半年來看不論是礦端的寬鬆還是冶煉利潤的回升,以及新增產能的增量,都會導致上半年緊平衡的格局被打破。操作上建議跨期正套以及二季度逢高沽空。
隨後,參會嘉賓一起交流探討了對鋅平衡表的看法,此外,還分享了進口鋅精礦的看法和近期鋅下遊情況。總體來看,供應端仍是嘉賓關注的主要方面。
在充分的交流之後,本次論壇圓滿落幕,我們將在後期繼續舉辦類似的線下交流活動,歡迎參加、後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