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舉辦的“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碳達峯工作研討會”於2021年4月21日上午在北京召開,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李豔萍、麥肯錫公司全球董事許浩和資深專家陳持平、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高級工程師李丹、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高級總監田喆、中國電子裝備技術開發協會祕書長助理劉欣偉、洛陽市節能減排協會會長陳衛傑出席。再生金屬分會副會長王吉位、副祕書長張琳以及分析師王欣、劉龍等參加會議。
張琳首先介紹了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包括:“十三五”時期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總量規模、原料結構、轉型升級、產業布局和國際合作等方面的進展與節能減排成效;制約再生有色金屬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問題;“十四五”時期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面臨的形勢和對2025年產量的預測,以及充分發揮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碳減排優勢的着力點。
與會專家圍繞再生有色金屬碳排放情況、碳排放計算、碳達峯預測、碳減排方法論、碳交易市場、碳足跡、鋁工業全生命周期、分布式光伏發電在再生有色金屬企業中的應用、再生有色金屬價值鏈發展、鼓勵再生有色金屬民營企業走出去等話題,從企業和行業各省和全國等不同層面,2025和2030甚至2040年等多個維度,針對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碳達峯政策儲備、方法論研究、技術挖掘、市場機制摸索等進行了深入交流,並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王吉位在總結中指出,黨中央關於碳達峯碳中和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的歷史性機遇,再生金屬分會將盡快開展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碳達峯碳中和研究,一方面就碳排放相關標準、績效、模型、方法學等進行基礎研究;另一方面就產業焦點問題、協會服務手段、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進行多元化、有針對性的交流論證;逐步提高再生有色金屬產業在碳減排和碳交易中的技術、硬件和軟件實力,爲有色金屬工業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任務作出應有的貢獻。
新聞背景:
2020年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約6.6億噸,佔全國總排放量的4.7%,其中鋁冶煉排放約5億噸,佔整個有色金屬排放量的76%,所以鋁冶煉是我國有色金屬碳減排最主要的領域。
近日國家有關部門研究了《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峯實施方案》,初步提出到2025年力爭率先實現碳達峯;2040年力爭實現減碳40%,比全國的碳達峯至少提前5年。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葛紅林提出擴大再生有色金屬利用,爭取行業碳達峯的更加超前,進一步開發和應用綠色減碳的技術,爭取達峯後的減碳更加超速。
“十三五”期間,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與生產等量的原生金屬相比,至少節約能源1.44億噸標煤,節約用水96億立方米,減少固體廢物排放81.5億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50萬噸。對二氧化碳減排的貢獻尤其突出,例如,再生鋁能耗是電解鋁能耗的2.4%左右,2020年我國生產再生鋁74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爲220萬噸,與生產等量的電解鋁相比,相當於少排放二氧化碳8006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