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鋁業協會(IAI)發布的新數據,2019年消費後回收廢鋁量(舊廢鋁)達到創紀錄的2000萬噸。與原鋁相比,這避免了每年3億噸溫室氣體排放,因爲再生鋁減少了對原鋁的需求。
在最新的IAI鋁物質流模型更新中公布的這一新高,佔總廢鋁輸入量的近60%,因爲消費後廢鋁量繼續超過消費前廢鋁量。考慮新廢鋁的全球回收鋁量是3440萬噸,這佔全球鋁金屬產量(原鋁+再生鋁)9967萬噸的34.5%。這其中,中國的原鋁和再生鋁產量都舉足輕重,2019年中國鋁金屬產量(原鋁+再生鋁)4874萬噸,佔全球的48.9%;再生鋁產量1089.4萬噸,佔全球的31.7 %,其中舊廢鋁量441.5萬噸,佔全球的22%;同期,中國原鋁產量佔全球的55.1%。
消費後廢鋁的來源主要有3個:包裝、車輛和建築。其中,2019年全球來自包裝領域的舊廢鋁爲534萬噸,來自交通領域的舊廢鋁660萬噸(其中鑄件442萬噸、鋁軋制產品99萬噸、鋁擠壓件89萬噸);來自建築領域的舊廢鋁322萬噸(其中擠壓件249萬噸、軋制材67萬噸、鑄件6萬噸)、來自其他領域的舊廢鋁309萬噸(其中軋制材166萬噸、擠壓件124萬噸、鑄件19萬噸);鋁線纜回收量120萬噸。
IAI的模型與預測總監Marlen Bertram在評論數據時說:“預計2050年鋁需求將增長80%左右,IAI預測再生鋁可以滿足一半的需求。隨着對廢舊飲料罐的雄心勃勃的收集目標和鋁箔回收技術的改進,這一比率甚至可能更高。”Bertram補充說:“歷史數據表明,增加消費後鋁產品重新投入生產數量的措施繼續取得成功。”。這一最新數據,是IAI發布在Alucycle網頁上的年度鋁物質流模型更新的一部分。
Bertram女士表示:“IAI現在可以回顧近70年的歷史數據,從採礦到產品、回收和貿易,涵蓋9個地區和全球數據。2021年的更新包括2019年的完整歷史數據集以及2020年的部分數據集。”
鋁是地球上最可回收的材料之一,鑑於鋁在全球經濟中的經濟和環境價值,國際鋁業協會正在開展工作,以支持和確保廢舊產品的回收循環。
IAI的最新更新包括兩個關鍵行業情景,涉及到2050年前鋁生產和需求的各個方面。這考慮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並爲IAI最近發布的《2050年鋁行業溫室氣體途徑》報告提供了關鍵數據源。
IAI年度物質流更新報告對鋁工業進行了全面審視,包括原鋁生產、氧化鋁生產、庫存、區域半成品運輸和鋁土礦、氧化鋁、鋁、半成品、最終產品和廢料貿易。
(尚輕時代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