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河南省地礦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該局共開展實施地質科研項目76項,深部找礦預測、生態環境治理、新能源開發利用、綠色勘查、遙感、礦物測試等關鍵技術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其中,開展中央財政科研項目“熊耳山上宮金礦立體地球化學探測試驗示範”(國家重點專項)等共4項、省財政科研項目“河南省平原區晚古生代頁巖氣層巖相古地理研究”等27項、局管財政規劃地質科研項目及單位自籌經費項目45項。目前,全局地質科研項目工作進展情況良好,部分項目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其中1項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項研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採”重點專項課題“熊耳山上宮金礦立體地球化學探測試驗”是“三深一土”國土資源科技創新戰略在河南省的重要實踐,目前已在熊耳山礦集區發現了多層金、銀、鉛鋅礦體。“元素活動態提取專用提取試劑研制”項目進展順利,完成了銅活動態提取劑研制及提取實驗條件研究研究,通過驗證試驗,活動態異常與已探明礦牀的分布特徵吻合。
河南省重大科技專項“村鎮污水生態治理及養豬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發與示範”項目有了新進展。該技術的研究和成功應用,可以合理解決農作物秸稈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還可有效解決養殖廢水、生活污水的氮、磷污染,同時建立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模式。
局管地質科研項目資金的持續加大所產生的地質產業結構調整作用明顯,爲全局地質工作可持續發展和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技術支撐。
例如“豫西南地區復雜地層鑽探技術研究”項目,順利完成了洛寧上宮金礦2002.72米的普查鑽孔,創造了洛陽地區的最深地質鑽孔,號稱洛陽“第一鑽”,爲洛陽地區復雜地層進行深孔施工積累了豐富技術經驗。“河南省大別山水土保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遙感監測技術研究”項目針對3700 平方千米的大別山水土保持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充分利用遙感技術高精度、大範圍、及時性等特點,開展自然生態指標的現狀和動態變化遙感調查,建立重點生態功能區遙感監測體系,爲制定河南省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規劃以及保護治理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