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該放的要放、該嚴的要嚴、該查的要查

科技日報 2018-09-11 10:06

今年以來,水、大氣、固廢、生態等方面的環境督查紛紛展開,環保加嚴是否會影響經濟發展?生態環境部9月3日正式公布了《關於生態環境領域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強調,持續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釋放發展活力,激發有效投資空間,創造公平營商環境,引導穩定市場預期,實現環境、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爲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簡政放權,80%的項目無需環評審批

《指導意見》突出“五個重點”,共計15條措施,在突出簡政放權方面,是以環評審批爲重點。

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崔書紅說,環評“放管服”改革的主要表現可用六個“最”來概括:最大幅度簡政放權,環評涉及的5項行政許可,目前已取消部門預審、試生產審批、竣工驗收許可3項,除跨省、跨流域建設項目,部分新建規模化石化、化工等污染物排放量較大項目由環境部審批外,絕大部分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權都下放到省級部門;最大限度減少環評審批,將登記表由審批改爲告知性備案;最大程度壓縮審批時間,採取提前介入,即到即受理,同步評估和審查,對合法合規、滿足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重大民生、基礎設施、重點產業布局等項目,審批時間較法定審批時限已壓縮近50%;最嚴格措施保證環評質量,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最大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實現環評文件網上報送,“不見面”審批;最大力度激發市場活力等。

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全國共審批建設項目環評文件91686個,而備案項目環評412864個,即80%的項目環評無需審批;環境部已連續開展五批次技術校核,涉及31個省482家次環評機構的1048個建設項目環評文件,對質量不高的環評文件,將依法處罰處理等。

崔書紅說,2018年上半年,環境部共審批建設項目環評22個,涉及總投資2122.1億元,重大基礎設施類項目審批平均用時31天;通過全面實施登記表項目網上備案,2017年以來全國共備案113萬個項目,過去需10天審批,現僅需10分鍾備案,極大便利了企業。

發展環保產業,年均增速約26.9%

2018年,中央財政環保專項資金爲405億元,比去年增加了19%。國家投入的治理費用在增加,而環保產業發揮的作用更爲巨大。於是,《指導意見》提出,在突出發展環保產業方面,通過污染防治攻堅戰帶動生態環境項目實施,充分釋放環保產業有效需求。

環境部規劃財務司副司長汪鍵說,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形勢,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在增加。通過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系列改革的落實,力爭實現兩大目標,一是推動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生態環境管理效能大幅度提升;二是拉動有效投資,激發經濟發展活力和動力,發展環保產業,切實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十二五”以來,我國環保產業年均增速約爲26.9%。2017年全國環保產業銷售收入達1.35萬億元,較上年增長約17.4%。2018年上半年約爲6690億元,同比增長約18%。

汪鍵說,環保產業已成爲“萬億級”產業,我國環保產業的增速遠高於國民經濟和一般工業行業的增速。環保產業具有增長性高、上下遊產業帶動性好、吸納就業能力強、綜合效益優等特點,已成爲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不過,崔書紅等也強調,“放管服”改革並非意味着放鬆環境監管。還將繼續“強化制度的嚴肅性、制約性和剛性,嚴格依法行政,該嚴的要嚴、該管的要管、該查的要查”。

今日鋁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