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戰鑄就傳奇故事,他們創造了屬於自己“中州速度”!

中州鋁業 2017-11-28 14:54

  大南爻,這條位於焦作市修武縣七賢鎮境內的山溝溝,甚至在地圖上都不會明顯標示。如今,卻成爲中鋁中州鋁業有限公司迄今爲止最大的尾礦庫,全部建成後總庫容量達3475萬立方米,與原有的尾礦庫合並考慮,服務年限爲21年。


  廢棄物安全達標排放、存儲是氧化鋁生產企業必須要解決好的關鍵一環。這不但是央企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責任和擔當所在,而且很好地解決了生產與排放的“腸梗阻”,爲企業後續快速發展徹底疏通了阻滯。


  中州鋁業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張元坤稱之爲“保命工程”。該工程從5月15日開工到7月20日具備試車條件,8月15日具備帶料試車條件,9月13日投產。中州人再一次創造了工程建設史上的“中州速度”,在以時間換空間的較量中打了一場“漂亮仗”。


  傳奇第一戰:形勢,咄咄逼人


  臺馬溝、新莊溝,尾礦庫一座一座地建設。


  但,中州鋁業“跑”得更快,100萬噸、200萬噸、300萬噸,年生產能力不斷攀升,現有尾礦庫已無法滿足未來生產需要。


  尾礦庫已成爲制約中州鋁業快速發展的“達摩克利斯劍”,高懸在中州鋁業的“生命線”上。大南爻尾礦庫,規劃、設計、論證、搬遷,一個個“山頭”被逐一攻下後,留給中州人的時間不多了。如果,它不能及時投用,中州鋁業將面臨壓產,甚至停產的困境,這關乎中州鋁業的生產安全,更關乎中州鋁業的生存和發展。


  “7月20日,大南爻尾礦庫必須具備試車條件。”中州人給自己定下目標,這也意味着60天內,要將一座標高270米的山頭削掉10米後建設一座壓濾機廠房,相關配套設施要安裝到位,同時,還要完成1號攔擋壩築壩。


  形勢,咄咄逼人!大南爻建設,迫在眉睫!


  中州鋁業迅速成立了大南爻尾礦庫項目會戰指揮部,以副總經理姜小凱爲指揮長,5名中層幹部任副指揮長,負責大南爻尾礦庫項目的施工建設、現場管理、進度安排等具體工作,中州鋁建勇挑重擔,承擔項目建設任務。


  5月15日,隨着第一臺裝載機進場作業,大南爻尾礦庫正式開工。


  傳奇第二戰:困難,超出想象


  大南爻,荒山野嶺。


  5月16日,項目開工第二天,壓濾區域、1號攔擋壩基槽開挖、石料採集全面開工,大型施工機械、運輸車隊、管理、技術、施工人員全面集結到位,鑽孔、爆破、運輸、平整……參建人員分工協作,井然有序地開始了一場“移山填溝”的大運動。


  張元坤兩天一次奔赴現場指導、督戰。姜小凱一個工作點一個工作點地了解進度,協調解決環保、材料和地方的關系。


  項目部每天召開三次現場會,協調解決材料供應、施工組織及跨單位配合等制約項目進度的難題。指揮部調動了最優秀的技術人員、最先進的設備、最優質的資源,全力以赴支持大南爻項目建設。


  壓濾區域是主流程的核心。經過實地勘測、計算,反復研究論證,中州鋁建先後制定3套施工方案,以確保施工過程萬無一失。


  “我們把這座山比作一個饅頭,從東面吃第一口,先打開一個斷面,然後,再從對面吃第二口,再打開一個斷面……既能保證施工安全,又能保證工程進度。”大南爻項目部現場項目經理程利偉介紹,當時這個小小的山頭上集中了4臺挖掘機、2臺爆破錘、21輛大型貨車,修路、鑽孔、爆破、挖土、運輸……這種超常規的組織方式,實現了各種作業從時間、空間上安全交叉進行。


  四戰鑄就傳奇故事,TA們創造了屬於自己“中州速度”!


  克服場地狹窄、克服天氣酷熱等不利因素,所有參戰人員窮盡所有辦法,拼盡最大努力,佔滿所有空間,一刻不停地挖,一點一點地鑿,一車一車往山下運。最高紀錄是,一天往山下運輸297車,清理石料8萬餘立方米。


  在各單位、部門的密切配合下,中州鋁建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將土建、安裝、吊裝等任務層層分解,做到當日事當日畢,以日保周、以周保旬、以旬保月,一項一項攻堅,一個一個突破,強勢推進項目建設。6月10日,山體兩側全部打通,創造了一個小小的奇跡。


  傳奇第三戰:智慧,迸發中州速度


  “不要分甲方乙方,要不分你我、不分彼此,大家擰成一股繩,勁兒往一處使,遇到問題不能等,要主動去解決。”


  “早上7點前,必須上山,沒有車的,開我的車。”


  “中州鋁建五個中心的一把手要親自帶隊,盯在現場,一切以大南爻爲重,要人給人,要設備給設備,只要我們有的,不講條件全力支持。”


  這是張燦最常說的三句話。


  作爲常務副指揮長,張燦每天在廠裏開完晨會後,就會立即趕往大南爻現場辦公,隨時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爲保證工期,指揮部將最初的混凝土框架廠房改成鋼結架廠房,廠房標高17.9米。設備數量多、單機重量大、鋼構吊裝技術難度高、交叉作業多,各種不可預見性的因素給施工組織帶來極大的挑戰。


  7月份,在高溫酷暑的環境下,各參建人員咬緊牙關,艱苦奮戰,施工速度不斷加快。


  大南爻山勢陡峭,山路起伏彎轉,上山的道路最窄處僅3米,鋼構、鋼筋量大,運輸車輛長,重車根本無法上山。爲此,中州鋁建安排兩臺挖掘機開道,把山路從3米拓寬到8米,爲型鋼、壓濾機等設備物資上山創造條件。


  配電室項目是該工程供電的“心髒”,是打通主工藝流程的關鍵子項。爲確保“電力先行”,盡早爲設備調試提供能源,中州鋁建組織了40餘人的電氣安裝隊伍搶進度。爲了縮短工期,安裝隊摒棄以前傳統挖電纜溝的做法,改成直接在地面上砌出電纜溝來,從場地平整到封頂,配電室僅用了一個月時間安全順利完工。


  安全、質量和環保是中州人永恆的追求。姜小凱始終強調,在狠抓工程進度的同時,一定要確保工程安全、環保和質量。“我們不希望因爲施工、生產給環境帶來壓力,施工期間,嚴格按照環保要求,做好各項抑塵措施和安全文明施工。”


  6月20日,河南省第二環保督察組來到大南爻尾礦庫建設現場檢查後,給予高度贊揚,並把建設現場評爲河南省“野外作業標杆工程”。


  傳奇第四戰:硬漢,鐵骨錚錚


  “他答應我們,兩天來一次,來幫助我們解決難題。”程利偉說,有一次,張元坤出差四天,回來時已經晚上7點多了,還是第一時間上了山,見了我們還一直道歉,說自己失約了。


  將軍奮勇,三軍用命!


  工程建設關鍵時期恰逢三伏天,天氣炎熱、環境惡劣,土建施工人員組織非常困難,許多當地施工人員來了之後,幹兩天就不願幹了,最短的只幹了一上午就走人了。8個人的小組,最多的一天走了7個。


  但,現場項目部程利偉、李志學、閻保強等7名同志,自從項目開工建設以來,從未言放棄。野外作業,蟲蝕鼠咬已不稀奇。白天溫度最高時,工地上的鋼柱子摸着就燙手。以廠爲家,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1小時以上,他們真正將中州、將大南爻當成了家。


  天氣炎熱,工作強度大,飲食不規律,參建人員80%的人都生過病,發燒、感冒、腸胃炎都不稀奇。值得欣慰的是,“家裏人”從來沒忘記他們,一車一車的礦泉水,一車一車的西瓜,還有防暑降溫藥品都往山上送。他們知道,他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們身後都有一個強大的“家”。


  自項目開工之日起,在壓濾區域廠房東側,高高飄揚着一面鮮紅的黨旗,它見證了大南爻尾礦庫從無到有的奇跡,見證了參建者們的汗水和艱辛,也見證了中州人“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還”的壯志豪情……“每克服一個難關,就像翻越一座大山。” 自開工以來,大南爻尾礦庫工程建設猶如萬花筒般不斷變幻着絢麗多姿的畫面。


  7月20日,大南爻尾礦庫按期具備試車條件。


  9月13日,大南爻尾礦庫一期工程投入生產。


  彈指間,大南爻尾礦庫已與中州鋁業血脈相連。


  

今日鋁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