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限產不及預期 電解鋁市場今年還有機會嗎?

格隆匯 2017-11-29 08:35

  進入11月份,是北方冬季限產的開始,水泥、煤炭、電解鋁、鋼鐵、玻璃等大宗商品,都將受到一定程度的產能限制。玻璃商品的價格是上漲最高的,螺紋鋼和動力煤也略有升勢,但是相比而言,電解鋁的價格卻一瀉千裏,跌幅逼近10%。


  具體滬鋁的價格走勢,自從9月底站上17250元/噸的年內最高位後,橫盤調整一個月,在11月正式開啓了下降通道。也就是說,11月份的冬季限產,成爲了“壓死”滬鋁價格的最後一根稻草。讓早前市場希望滬鋁能在限產季站上18000元/噸的預期成爲了泡影。


  冬季限產低於預期


  滬鋁價格的下滑,原因之一是採暖季限產對企業開工造成一定壓力,導致需求下滑;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則是此次電解鋁限產的力度,大大低於了早前市場給予的預期。


  本輪冬季電解鋁限產,主要是集中在山東省以及河南省。也就是說,如果這兩個省份的減產不給力,此次行動對整個市場造成的影響也就不大。


  山東地區,有國內電解鋁產能最大的魏橋集團。早前,市場預測該公司在本輪冬季限產中,要停產約250多萬噸產能,約佔山東省電解鋁產能的三成,將會對市場造成巨大衝擊。但是,目前的情況是,山東省濱州市採暖季錯峯生產方案中涉及魏橋集團的電解鋁產能(253萬噸),與今年7月份的供給側改革中魏橋集團已經關閉的違規產能268萬噸重合,所以魏橋集團在本次採暖季中無需再關停電解鋁產能。這一變相豁免,極大地影響了市場的心態。


  河南地區,這次電解鋁限產比較嚴格,例如龍頭企業焦作萬方(000612),在11月1日,30%的幅度就已經停產到位。其他在10號前後開始停產的,也已經全部到位。不過雖然嚴格,但是河南全省的電解鋁產能也就300萬噸,根據政策,本輪限產的量不到30萬噸,分攤到四個月的量很少,對於市場的衝擊力度並不大。


  除了限產力度不給力外,下半年以來,不斷出現電解鋁增產、復產的情況。本次冬季限產主要是集中在了山東、河南、河北等地區,這些地區以外的地區增產以及復產並不受限制。由於今年上半年,電解鋁的價格大幅上漲,帶動企業利潤上升,所以企業增長以及復產的情緒較高。據統計,進入11月份之後,新增的產能已經超過了限產的產量。


  電解鋁成本上漲


  本月中旬,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文獻軍表示,目前電解鋁行業面臨最嚴峻的問題,就是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速度過快,削減鋁企盈利空間。生產一噸的電解鋁,原料包括0.52噸的預焙陽極,1.96噸的氧化鋁,14000度的電和冰晶石、氟化鋁等其他材料。


  隨着鋁價的飄紅,其生產原料氧化鋁、預焙陽極等的價格都跟隨上漲,其中,生產預焙陽極的重要原料後焦價格從8月份的每噸2300元,上漲到3300元左右。而接來下的冬季限產,涉及限產的鋁企會將財務折舊費用分攤至剩餘的產能上,導致單位生產成本繼續增加。據統計,到今年10月份,電解鋁的成本已經同比增長了30%,約15500元/噸,而目前已經突破了16000元/噸。而當前鋁現貨的價格,也就在14800元/噸左右。


  今年6月份的時候,大部分電解鋁企業的的噸盈利都超過2000元/噸,而目前部分企業已經表示出現了虧損狀態,電解鋁行業的日子又將不好過了。


  小結


  港股裏面,做電解鋁的企業主要有國內產能分別排名第一、第二的中國宏橋(01378.HK)以及中國鋁業(601600)(02600.HK)。近一個月,中國鋁業下跌幅度超過20%;中國宏橋復牌補漲一波後,從本月8號至今也累計下跌超過30%。


  據統計,目前國內電解鋁庫存約有170多萬噸,較於年初的50-60萬噸,上漲約1.8倍。這也就說明,雖然去產能進行中,但是企業提升開工率,以及增產,生產的實際電解鋁還是在升高的。從以往的經驗來看,當電解鋁庫存超過100萬噸以上時,市場心態會比較消極,想着先消耗掉現有庫存。


  目前,滬鋁的價格已經跌破15000元/噸,市場看跌的心態沒有扭轉的態勢。在價格陰跌的情況下,想回有實質起色,需要有行業利好消息,例如庫存下降,來刺激市場看跌的心態。由於鋁概念股與鋁期貨價格的聯動性較強,而短期來看市場情緒並不會有大改觀。所以今年對於鋁概念股的投資方向,建議以保守爲主。


  

今日鋁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