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目標下高耗能產業是否都將被淘汰?院士:電解鋁、工業硅等高耗能產業正在向可再生能源富裕地區搬遷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15 10:17

" 電解鋁、工業硅等高耗能產業正在從東部和西部向水電資源豐富的西南地區搬遷。比如雲南,由於具有豐富的水電資源,在綠色能源戰略指導下,爲了充分利用水電,引進了大量電解鋁、工業硅等高耗能產業。"

9 月 11 日,在以 " 協同減污降碳 建設美麗中國 " 爲主題的 " 美麗中國百人論壇 2021 年會 " 召開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賀泓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做如上表述。

賀泓指出,對於高耗能產業要進行分析,如果使用的是風電、水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在資源富餘的部分西南省份是可以發展一些高耗能產業的,各地在對待上馬高耗能項目上,應該因地制宜。

賀泓進一步解釋,水泥、電解鋁、工業硅等高耗能產業在我國能源富餘的地方適當集中發展,形成規模效應是可以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要根據當地的碳排放現狀及環境質量狀況,加強環境保護,算清楚碳排放總量及環境容量。

協同減污降碳,實現臭氧和細顆粒物的協同控制仍需深度減排氮氧化物

我國力爭 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峯、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 十四五 " 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爲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

論壇主席、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表示,據測算,我國採取積極氣候行動,僅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領域就可以帶動 130 多萬億元投資,市場潛力巨大,不但可以降低產品的 " 碳密度 ",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在國際貿易中保持競爭優勢,還可以從源頭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有望實現環境空氣質量一級標準,PM2.5 年均濃度可達 15 微克 / 立方米,大幅提高民衆健康水平。這也是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建設美麗中國的內生動力。

同時,解振華說:" 爲確保實現碳達峯碳中和目標,我國已經成立碳達峯碳中和工作小組,正在制定‘ 1+N ’政策體系。"

對於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賀泓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取得了很大成就,PM2.5 平均濃度已經快速下降。早期,PM2.5 濃度下降主要通過加強燃煤排放治理,大幅降低二氧化硫濃度帶來。近年來,PM2.5 下降的同時,臭氧污染開始顯現,臭氧和顆粒物的協同控制面臨重大挑戰。

賀泓進一步解釋:"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 VOCs 是造成大氣復合污染的重要前體物。其中二氧化硫主要來自燃煤,目前已經得到有效控制;氮氧化物主要來自燃煤和機動車排放,是形成 PM2.5 和臭氧的重要前體物,控制潛力還很大;而 VOCs 的排放控制有很大挑戰,一方面,VOCs 也和化石燃料燃燒相關,但除此之外,VOCs 還有很多其他排放源,比如植物排放、溶劑使用的無組織排放等,這些 VOCs 的末端治理難度非常大,下一步需要重點從源頭上減排 VOCs。"

賀泓說,更長遠的污染物減排需要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從空氣質量變化的趨勢上看,現有空氣質量標準下,今後影響天數的主要污染就是臭氧。我們的初步研究表明,要想實現臭氧根本性控制,目前比較現實的手段是氮氧化物深度減排。現在已經朝這個方向努力了,臭氧污染惡化的勢頭也得到了程度的遏制。碳中和的目標和空氣質量改善的目標高度一致,碳中和目標實現的同時也將推動氮氧化物等前體物的深度減排,進而實現臭氧和細顆粒物的協同控制。

部分高耗能產業正在往一些西部地區富集

在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過程中,生態環境部多次強調,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達峯,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上馬。

那麼,這是否意味着高耗能項目發展空間將被不斷壓縮,甚至可能會被逐步替代?實際上,很多地方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仍有發展高耗能項目的衝動。

賀泓認爲,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所以在經濟發展中必然帶來能源總量上升,我們認識到我們還在繼續發展,未來一段時間能源消費總量還是上升的趨勢。但是,在能源總量上升的時候,要讓化石能源的比重逐漸下降。

" 高耗能產業也是需要具體分析,如果是利用風電、水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在的地區發展一些高耗能產業也是可以的,比如:在一些西部地區,光伏發電、風電、水電等都用不完,尤其是西南的一些省份水電都是富餘的,在那個地方可以適當發展一些高耗能產業,但是東部肯定要嚴格的限制。" 賀泓說。

與此同時,賀泓強調,推進碳中和也需要本着成本約束來考慮,所以各地在上高耗能項目的時候,也要因地制宜。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山東、河南等地的一些電解鋁企業紛紛將產能向雲南等西部地區轉移。

對此,賀泓指出,現在出現了一些東部高耗能的企業向電力富餘的西部搬遷的情況,比如:雲南就在把一些電解鋁、多晶硅等項目往那裏富集。但是,該做的尾端處理的環保還是要做好。所以要算清楚自己的環境容量,在此基礎上,又具備很多可再生能源,發展一些高耗能的產業是可以的。

氫制甲醇等多種新技術正在競賽

" 技術進步在碳中和推進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清潔能源整體跟煤電相比,成本還是高一點。比如光伏發電成本大幅下降,但是這只是在發電環節,上了網不穩定需要調峯儲能,這些都是成本,把這個成本都得核算好了,才算真正的有競爭力。" 賀泓說。

針對我國可再生能源分布和使用不均等的問題,賀泓建議,在一些電力富餘的地區,充分利用電力分解水制氫,由於氫氣存在難儲存、難運輸的特點,可進一步把氫氣跟二氧化碳作用轉化成甲醇,就把能量儲存下來了,而甲醇可以像石油一樣運輸,現在這些石油化工的基礎設施都可以利用上,這是一個現在來看成本比較低,比較現實的途徑。

作爲柴油車減排領域的專家,賀泓以柴油車減排爲例,很多地區柴油車是重要的排放源,如果把甲醇摻燒進去,二氧化碳就減排了,顆粒物污染也排得少了。進一步過渡,用戶端也可以再把甲醇重整制氫,它還可以推動氫燃料電池發展。

" 這個路要走通的話,我覺得是一個可持續的發展,但這裏頭還有一些技術需要突破,但是已經曙光在前。" 賀泓說,一些示範項目已經做了,一些關鍵技術環節都打通了,現在需要的是進一步降低成本。

實際上,在推進碳中和的過程中,CCUS(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技術的發展也備受關注,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吸附法等碳捕集技術都在競賽。

賀泓認爲,在碳捕集的技術層面,階段的技術實際上已經比較成熟了,但是,現在面臨的普遍問題是成本比較高,固體氨吸附等二代技術也正在走向成熟,能夠進一步拉低碳捕集的成本。但是,碳捕集技術能否大範圍推廣,還需要看能夠將成本降低到什麼水平。

有業內人士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目前國際上碳捕集的成本普遍在 60 美元每噸二氧化碳的水平,碳捕集技術推廣面臨着較大的成本壓力。

但是,賀泓對於碳捕集技術的大範圍推廣應用比較有信心,他認爲,隨着技術突破和二氧化碳利用市場空間的不斷開發,二氧化碳捕集的成本將逐步降低。

今日鋁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code/application/modules/News/views/mobile/collection/detail.html on line 36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