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能源危機再度推高鋁價 鋁企需要借助綠色轉型抵御風險

證券日報網 2022-01-04 15:13

2021年鋁價上漲幅度趨勢比較大,滬鋁價格走勢從2021年1月初的約1.4萬元/噸,一路走高到8月份的突破2萬元/噸,直到11月份價格才開始回落,12月份在1.8萬元/噸左右浮動。

2021年12月21日,歐洲天然氣價格再度創下新高,漲幅超過16%,市場擔憂歐洲天然氣價格還將進一步上漲。海外能源成本飆升,歐洲鋅廠宣布減產,緊接着歐洲高成本鋁廠也傳出減產消息,助推倫鋁連續上漲,在外盤帶動下,滬鋁也在近日突破2萬元/噸關口。

相較於2021年上半年因原材料上漲、電力供應緊張等情況,以及供需錯配和全球通脹的影響導致鋁價上漲,近期鋁價的變動受歐洲能源危機的影響更大。

天風期貨研究所有色研究員胡佳純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歐洲鋁企減產規模能否升級,歸根到底還是要看天然氣的缺口是否會進一步放大。參考此前國內煤價與電力的情況,如果放任能源價格繼續上漲,面臨高昂的電力成本工業企業不得不相繼關停,將導致通貨膨脹和失業率上升,屆時歐洲各國政府在地緣政治和民生就業博弈的過程中或許會採取的政策調整,能源將面臨回調的壓力,也是鋁價繼續的潛在風險。

華泰期貨研報指出,考慮到俄羅斯供應不穩定、寒潮來襲、核電中斷等因素的影響,歐洲能源危機情況可能延續整個冬季至明年開春。國內基本面上,能耗雙控政策依舊壓制電解鋁復產產能,且環保督察與冬奧會等因素給電解鋁企業增加了減產風險。價格方面,當前鋁市場基本面相對平穩,需要重點關注歐洲地區生產企業受當地電價的影響情況,若海外能源危機延續至1月,預計鋁價短期內將維持強勢。

雖然鋁價上漲會給國內鋁企帶來更高的利潤,但也爲行業敲響警鍾。如國內煤炭價格走高後,導致電力成本的擡升讓國內鋁企成本端承壓。歐洲天氣能源價格上漲,使得天氣發電價格緊跟着上漲,迫使歐洲鋁企不得不減產。

電解鋁業是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爲引導高耗能行業健康發展,促進節能降耗,2021年10月21日五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幹意見》提出,到2025年,通過實施節能降碳行動,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行業能效達到標杆水平的產能比例超過30%。

宏源期貨研究所分析師朱善穎對記者表示,在低碳減排的背景下,清潔能源發電規模未來有望進一步增長,作爲高能耗的鋁產業,其產能瓶頸一方面來自供給側改革後的行政要求,另一方也受限於能源供應。儲能技術、輸電設施的持續建設有望增強清潔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屆時更多地選用清潔能源,將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平抑上遊能源價格的波動影響。

胡佳純也認爲,使用低碳或者零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是電解鋁行業大勢所趨,尤其是歐洲的綠色水電鋁值得國內借鑑。根據國際鋁協的數據,2020年歐洲電解鋁總產量約748.7萬噸,電力來源主要由水電、核電、天然氣、煤炭等構成,水電佔比高達88%。

2021年海外經濟持續復蘇,工業用電增速得到修復,但是水庫水位下降、核能中斷、風力發電量下滑等共同因素,終導致歐洲工業發電不得不更多地依賴天然氣。在天然氣漲價影響下,以此爲主要能源的鋁企業,單噸虧損超過1000美元/噸。而歐洲水電鋁的成本表現平穩,甚至從減產刺激鋁價上漲中受益。

今日鋁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