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大力推進生態鋁助力有色行業提前實現碳達峯

新華財經 2022-01-11 08:19

自2020年9月我國宣布“30·60”碳減排目標後,碳達峯碳中和的戰略地位不斷凸顯,從2021年兩會碳達峯碳中和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上升爲國家戰略,到“十四五”規劃也將碳達峯碳中和納入五年規劃,並提出了具體指標要求,在頂層設計和政策方案的密集出臺之下,圍繞碳達峯碳中和目標的重大舉措也正加速推進。

目前,國家有關部門研究了《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峯實施方案》,正在徵求行業協會和企業的意見。該《方案》初步提出,有色金屬行業到2025年力爭實現碳達峯,2040年力爭實現減碳40%,這將比全國的碳達峯時間至少提前5年。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20年我國有色金屬二氧化碳排放量6.6億噸,佔全國總排放量的4.7%;全國電解鋁生產用電量5022億千瓦時,佔全國總用電量的6.7%。因此有色行業能否順利提前實現碳達峯,如何盡快降低電解鋁的能耗成爲了關鍵。

百色市鋁資源豐富,鋁工業已發展成爲當地的支柱行業,面對電解鋁行業的高耗能的情況,爲響應國家對有色金屬行業到2025年力爭實現碳達峯的要求,同時又要保證地方經濟得到健康穩定快速的發展,百色政府一方面要求電解鋁企業大幅降低排放耗能指標,同時大力推行生態鋁全產業鏈條發展,並在《百色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提出到 2025年,高耗能行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4%以上,產品能耗值整體達到國內水平。百色市力爭成爲有色金屬行業裏節能減排的,助力有色金屬行業提前實現碳達峯目標,同時實現地方經濟健康穩定快速發展。

一、百色鋁資源豐富鋁業成爲當地支柱行業

百色市位於廣西西部,全市轄12個縣(市、區)中有9個涉鋁縣(市、區),10個涉鋁工業園區。境內鋁土礦資源特別豐富,已探明可開採儲量達7.5億噸,遠景儲量在10億噸以上,約佔全國儲量的四分之一。

2011年,國家發改委批復設立百色生態型鋁產業示範基地,提出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切實保護生態環境,着力構建生態產業鏈,促進經濟結構優化,探索資源型城市和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獲批以來,百色市圍繞“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按照“強、補鏈條、聚集羣”的思路,以破解鋁產業發展瓶頸爲重點,持續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全力加快實施煤電鋁一體化項目,推動區域電網建設,加快構建全產業鏈的生態型鋁產業,推動百色生態型鋁產業發展。

2020年,百色市擁有鋁業企業共有62家,主要分布在田陽區、平果市、靖西市、德保縣、隆林縣等9個縣區,現已形成氧化鋁920萬噸、電解鋁187萬噸、鋁加工320萬噸的生產能力,全產業鏈已經形成,國家生態型鋁產業示範基地基本建成。百色市市長葛國科指出,百色是生態型鋁產業示範基地。2020年全年,鋁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05.9億元,同比增長7.9%,佔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58.9%。

二、爭當節能減排百色助力有色行業提前實現碳達峯

在國家頂層設計政策方案的密集出臺之下,圍繞碳中和碳達峯目標的重大舉措正加速推進。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完整準確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峯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指出: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推進工業領域低碳工藝革新和數字化轉型,開展碳達峯試點園區建設。新建擴建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嚴格落實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提高高耗能高排放項目能耗準入標準。

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制定了《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峯實施方案》,正在徵求行業協會和企業的意見。方案提出,有色金屬行業到2025年力爭實現碳達峯,2040年力爭實現減碳40%,這將比全國的碳達峯時間至少提前5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葛紅林表示,有色金屬行業作爲力爭實現碳達峯的原材料工業之一,“十四五”期間將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爲我國總體實現碳達峯作出貢獻。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20年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在突破6000萬噸,達到6168萬噸的同時,有色金屬行業二氧化碳排放量達6.6億噸,佔全國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4.7%;全國電解鋁生產用電量達5022億千瓦時,佔全國總用電量的6.7%。因此有色行業能否順利提前實現碳達峯,盡快降低電解鋁行業生產能耗成爲關鍵。

由於鋁業全產業鏈相關生產環節中只有電解鋁生產屬於高能耗,其他生產加工環節屬於低能耗。百色市依託自身鋁資源優勢,落實“雙碳”目標,督促電解鋁企業大幅降低能耗指標,同時大力推行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鋁精深加工的生態鋁全產業鏈條發展。《百色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高耗能行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4%以上,主要高耗能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整體下降16%以上,主要高耗能產品單位產品能耗值整體達到國內水平。百色市力爭成爲有色金屬行業裏節能減排的,助力有色金屬行業提前實現碳達峯目標,同時實現地方經濟健康穩定快速發展。

三、積極推動生態鋁產業發展打造鋁業全產業鏈條

近年來,百色大力推進淘汰落後產能、化解過剩產能工作,有效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了推動百色生態鋁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實現節能減排增效,加大對生態鋁產業政策扶植力度,打造鋁業全產業鏈條。

1、加大對生態鋁產業政策扶植力度

百色市政府在2017年就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鋁產業二次創業的決定》,設立鋁產業發展辦公室專門負責產業發展,當年實現鋁產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2019年成立百色市鋁產業協會,發揮協會橋樑紐帶作用爲企業紓困解難。建立市聯系服務重點企業的制度,“一企一策”服務重點企業做大優勢、做,鼓勵企業整合資源,提高核心競爭力。

針對鋁產業發展過程中的耗能問題,百色加快區域電網建設,破解電價高的發展瓶頸。目前,百色並網發電機組9臺,總裝機容量232萬千瓦,德保百礦電廠投產後,區域電網總裝機容量將達302萬千瓦,有望進一步降低電解鋁生產成本,增強電解鋁企業市場競爭力。

持續強化項目建設要素保障,想方設法解決好制約項目建設的難點問題。百色市建立“一對一”的服務制度,定期召開項目建設現場協調會,主動排憂解難。開展鋁產業專題招商行動,引進吉利科技集團與地方國有企業混改,引進天山鋁業公司、河南鑫泰鋁業公司等企業投建項目,推進平鋁集團等本土企業做大做強。

通過資金扶持等方式引導並推進企業進行技改升級,提升企業生產水平,實現節能降耗增效。推動新建項目引進國內外技術、設備和生產工藝,建設國內同行業技術低能耗的生產線。堅持“走出去”,加強對外交流合作。連續舉辦中國(百色)—東盟鋁產業發展論壇和中國(百色)國際鋁產業發展論壇。

2、大力推行節能減排實現減能增效

“十三五”期間,累計完成淘汰落後鐵合金產能9.35萬噸、工業硅產能1萬噸;關閉煤礦礦井11對,化解煤炭過剩產能318萬噸。綠色制造體系穩步推進,累計建成2家綠色工廠、6家自治區級綠色工廠,建成綠色園區2個,建成節水型企業8家;生態型鋁產業基地整體萬元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電解鋁氧化鋁單耗、噸鋁陽極淨耗、噸鋁氟化物排放、金屬回收率等指標的綜合平均值,均達到了生態鋁產業指標體系要求;鋁土礦區復墾率達到91.7%,復地率達到86.8%,居全國水平。

《百色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加快節能環保技術、工藝、裝備推廣應用,發展循環經濟,基本形成綠色制造體系。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比2020年下降15%,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0%以上,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提升20%,主要產品電解鋁、氧化鋁、鐵合金、水泥、燒鹼等單位產品能耗指標達到國內同行業水平。加強工業企業節能技術改造,採用新工藝、新技術等提高工業整體節能水平。

3、百色生態鋁產業建設取得新突破

“十三五”期間,百色市形成了“以鋁爲主,多業並舉”的工業發展新格局,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大關,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2.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7%。“十三五”以來,全市鋁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6.95%,生態型鋁產業建設取得新突破。

氧化鋁企業採礦回採率、選礦回收率均達到全國乃至水平,鋁土礦區復墾率、復地率居全國水平,鋁產業整體的萬元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電解鋁氧化鋁單耗、噸鋁陽極淨耗、噸鋁氟化物排放、金屬回收率、鋁加工綜合能耗等指標的平均值均達到了生態鋁產業指標體系要求。

煤電鋁網一體化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區域電網投入運營,實現歷史性突破,電解鋁企業用電均價從0.524元/千瓦時下降到0.365元/千瓦時,“十三五”累計降低企業用電成本68.45億元,新增火電機組裝機容量175萬千瓦,新建成電解鋁產能120萬噸,增長179%,推動氧化鋁就地轉化率從7.56%上漲到37.78%。

鋁產業全產業鏈基本形成。全市涉鋁企業中產值超過100億元的企業有2家,超過50億元的企業有5家,已形成氧化鋁920萬噸、電解鋁187萬噸、鋁加工320萬噸的生產能力,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鋁精深加工的鋁全產業鏈基本形成,鋁加工逐步實現從初級加工到精深加工、從低端產品到中產品的轉變。

鋁產業集聚發展初見成效。平果工業區、新山鋁產業示範園區、靖西工業集中區、百色工業園區等4個涉鋁工業園區年產值突破百億元。配套產業日趨,產業集羣逐步形成,現有配套產業綜合產能達449.5萬噸。

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不斷提高。全市年處理赤泥量1130萬噸,形成年提取鐵精礦160萬噸、提取鎵70噸的生產能力。2020年12月,廣西華衆建材公司年處理50萬噸赤泥項目成功點火,茂巨再生物資利用公司年處理10萬噸鋁灰及廢鋁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加吉利百礦德保煤電鋁一體化項目均在加快建設。

四、百色等經濟後發地區發展啓示

新華社經濟分析師調研發現,像百色這種我國後發城市依託資源優勢、順應時代變革、發展地方特色經濟是實現趕超的主要途徑之一。這既需要當地政府的大力推進、並根據國家政策及時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同時也需要國家給予的政策傾斜扶持。

1。主動依託資源優勢發展當地特色經濟

後發地區需要地方政府結合當地資源優勢,走出一條符合本地發展的特色經濟道路。百色市就是依靠當地鋁土礦資源優勢,在鋁產業發展上下足功夫,形成了“以鋁爲主,多業並舉”的工業發展新格局,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大關,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2.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7%。經過持續的發展,實現從工業化初期階段邁入工業化中期階段的跨越。

2。順應時代變革及時作出產業結構調整

在發揮本地資源優勢的同時,地方政府要密切關注國家產業政策變化,對本地經濟發展模式及時進行調整。在國家提出“雙碳”目標後,百色市充分認識到鋁產業要想獲得長足發展,加快推動生態鋁業全產業鏈轉型升級。這樣既能夠增加鋁產業整體科技含量、提升鋁加工過程中的附加價值,又能降低地方經濟對高耗能產業的過度依賴。百色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思路不僅爲當地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潛力,而且爲有色行業提前碳達峯做出了有益探索。

3。政策上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傾斜

相關業內專家表示,國家對於東西部不同地區的能耗指標,應兼顧總量和增速、歷史和未來的統籌兼顧,避免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對於沿邊地區,從興邊富民穩邊固邊的角度可給予適當寬鬆的能耗指標和優惠政策,以支持當地經濟穩定發展。同時,對於高能耗行業應該制定更爲細化的指標體系,對於能耗明顯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企業要堅決採取必要的調控措施,通過“獎優懲劣”爲實現行業整體能耗下降的預期目標起到引導作用。

百色大力推進生態鋁助力有色行業提前實現碳達峯。


今日鋁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