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西力爭有色金屬產業突破8000億元 工業投資超5000億元

大江網 2022-01-12 11:25

1月11日,2022年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南昌召開,會議總結了2021年成績,分析當前形勢,部署2022年工作。此外,還爲24家獲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的單位代表進行了授牌。

2021年爲企業減負超1700億元 信息消費規模超3000億元

2021年,江西工業強省建設取得重大成果,“十四五”工信事業實現良好開局。實施工業領域“項目大會戰”行動,加強項目協調服務,重點調度20億元及以上重大項目,中國商飛江西飛機生產制造、江鈴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贛鋒鋰業動力電池、VR科創城等大項目有力推進。

穩住市場主體。建立產業幫扶協調、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紓困解難工作專班,推動企業特派員規上企業全覆蓋。促進大企業發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發布企業名單。推動惠企政策落地,整治涉企保證金,清理拖欠中小企業賬款,產融合作“白名單”企業獲貸率87.02%,全省爲企業減負超1700億元。

拓展消費市場。舉辦國際麻紡博覽會、紡織服裝周、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活動。發展信息消費,召開石化、電子信息行業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會,舉辦“綻放杯”5G應用徵集大賽,贛州市評爲特色型信息消費示範城市,4個項目入選工信部信息消費示範項目,全省信息消費規模超3000億元。培育工業旅遊消費風尚,認定工業旅遊示範基地19個。

舉辦對接活動推動籤約1649.6億元 營收過百億產業集羣達91個

累計出臺加快中醫藥產業發展、虛擬現實推廣應用、低空經濟發展等產業鏈相關政策70多個。健全問題分層分級辦理機制,梳理匯總用工、用地、融資、審批等方面問題817個、辦結784個,釐清堵點痛點難點100個,省級層面協調推進的7個重大問題辦理取得重要進展。

全年舉辦產銷對接、產融對接、技術對接、人才對接等各類活動750多場,推動籤訂產銷合作項目1125個、金額1649.6億元;14條重點產業鏈全口徑融資餘額8931.9億元,其中信貸餘額6779.2億元,有力增強了產業鏈韌性,維護了供應鏈穩定。特別是成功舉辦2021VR產業大會雲峯會,吸引十多個國家和地區VR行業代表參會,籤約項目114個、金額突破700億元,進一步了VR產業鏈條。

支持鷹潭銅、上饒光伏、贛州南康智能家居等6個產業集羣爭創國家制造業集羣,有望實現零的突破。實施園區“兩型三化”管理提標提檔行動,累計建成服務平臺246個、入駐企業1500多家,累計建成標準廠房超1億平方米,平均入駐率達75%以上。實施集羣式項目“滿園擴園”行動,新增營業收入50—100億元省級培育產業集羣6個、達到20個,新增過百億集羣12個、達到91個,新增千億集羣1個、達到3個,預計全年省級產業集羣營業收入達2.4萬億元、較上年增長35%左右。

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達508家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居全國第8位

實施骨幹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行動,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04家、總數達到508家,新增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4家、總數達到13家。加強關鍵技術攻關,7個項目通過驗收、進入產業化階段。實施“贛出”工程,評選發布136項制造業。推動設計創新和技術創新相結合,舉辦第六屆“天工杯”工業設計大賽,新培育工業設計中心2家,啓動建設全球陶瓷產品創新中心。

推進工業節能降耗,加強工業資源綜合利用,打好工業污染防治攻堅戰,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新增省級綠色工廠40家、綠色園區14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1家。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7%,較上年同期降幅擴大5.9個百分點。

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實施意見,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提供了重要遵循。推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華爲公司、中興通訊、科大訊飛與江西省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立中國信通院江西研究院、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江西分院。推進企業“上雲上平臺”,企業上雲數量突破10萬家,兩化融合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70.6%,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69.6%,關鍵工序數控化率46.9%。實施智能制造升級工程,累計推動19129臺(套)制造裝備智能化管控,建成786個數字化車間(工廠),推動70個智能裝備產品創新應用,培育9個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平臺,江西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居全國第8位。

一年來,各地奮發有爲,創造了新經驗,取得了新成績。九江出臺工業強市三年行動計劃,宜春啓動工業強基八大行動,上饒推進新型工業三年倍增,撫州打響工業三年創新倍增強攻戰,萍鄉開展工業強基倍增行動,掀起了新一輪工業發展高潮。吉安引進7名院士擔任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顧問,鷹潭面向全國遴選12項銅產業關鍵技術項目攻關團隊,新餘建設帶鋼慧供應鏈+區塊鏈平臺,促進了當地產業加快發展。南昌開展工業企業“大走訪、大幫扶”活動,贛州推行政企圓桌會議制度,景德鎮着力破解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難題,贛江新區開發企業點單服務叫號系統,及時回應了企業訴求,有力幫扶了企業發展。

2022年力爭有色金屬產業突破8000億元 電子信息和裝備工業突破7000億元

會上指出了2022年的全省工信工作重點,即立足穩得住,堅決穩住工業發展“基本盤”;確保進得好,堅決挺進發展“快車道”;力促轉得快,堅決轉出產業升級“新天地”;聚焦立得起,堅決立起產業鏈的“硬脊樑”。

加強工業項目儲備、調度,扎實推進集羣式項目滿園擴園行動,召開重大工業項目流動現場會,打好工業領域“項目大會戰”,全年統籌實施3000個億元以上工業項目、完成工業投資5000億元以上。支持企業升規入統,力爭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0家以上。健全企業滾動培育機制,支持中國稀土集團發展,推進江鎢集團“三年創新倍增”,力爭新增一批百億企業。深入實施產業集羣提能升級計劃、園區“兩型三化”提標提檔行動,研究制定產業集羣產業鏈協作企業共同體培育辦法,分類分層推動省級產業集羣做強做大,啓動創建省級制造業發展試驗區,爭創制造業集羣,創建國家(昌景)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基地。

大力實施“2+6+N”產業跨越式發展行動計劃,研究出臺加快產業目標實現的若幹舉措,力爭有色金屬產業突破8000億元、電子信息和裝備工業突破7000億元。加強省部省校省企省際合作,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等區域戰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高水平辦好2022VR產業大會雲峯會,持續推進央企、民企、外企“三企入贛”。

力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新增100家以上 上雲企業新增5萬家以上

開展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活動,推動組建一批創新平臺,爭取省級虛擬現實創新中心上升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新增100家以上。發布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運用“揭榜掛帥”機制實施一批攻關。推進重點創新產業化升級工程,落實首臺(套)、次、首版次應用保險補償政策,實施新品“三百”計劃,不斷提升工業的創新含量。

實施工業領域碳達峯行動,出臺工業領域碳達峯“1+4”方案,有序推進鋼鐵、建材、石化、有色金屬等重點行業碳達峯。開展工業節能監察和節能診斷服務,建立工業企業“兩高”技改項目清單,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實施新一輪工業領域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後產能退出行動,做好粗鋼產量調控工作,防範“地條鋼”死灰復燃。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施綠色低碳示範工程,打好工業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斷提升工業的綠色含量。

推動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走前列。實施新一輪企業“上雲上平臺”提升行動,力爭新增上雲企業5萬家以上。遴選發布一批可復制推廣、具有帶動效應的數字化轉型典型應用場景,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示範燈塔”,建設智慧園區和標杆工廠。出臺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支持建設5G全連接工廠,深化5G+工業互聯網應用。縱深推進智能制造升級工程,推動建立智能制造對接服務平臺,開展智能制造診斷,探索產業鏈協同智造新模式,打造一批智能工廠、未來工廠。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做大做強新興產業 培育發展新動能

2022年,將深入實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行動,出臺打造全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高地實施意見,發布企業技術改造投資指導目錄,啓動新一輪技術改造行動,實施2000個以上技改項目,加快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新模式在傳統產業中的轉化應用,推進有色、建材、石化、鋼鐵、紡織服裝、食品等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出臺打造全國新興產業培育發展高地實施意見和新興產業創新發展工作要點,扶持建設一批新興產業倍增發展項目,制定航空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舉辦中國航空產業大會、南昌飛行大會,完成中國商飛江西飛機制造公司組建,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電子信息產業合作對接,制定促進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若幹措施,不斷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的比重,持續優化產業結構。

推進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實施兩化融合、虛擬現實、大數據、區塊鏈、軟件等產業發展規劃。適度超前部署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新型基礎設施,加快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互聯網骨幹直連點建設,培育工業APP,力爭新建5G基站1萬個以上。促進“03”轉移轉化,推進物聯網產業基地建設,力爭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大力發展VR產業,出臺支持VR應用推廣若幹措施,力爭產業規模突破800億元。積極推進人工智能應用,培育區塊鏈產業,打造數字經濟新增長點。

今日鋁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code/application/modules/News/views/mobile/collection/detail.html on line 35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