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大宗商品暴漲 國內怎麼樣?

期貨日報 2022-03-08 10:10

近期,受俄烏衝突影響,國際油價、天然氣等大宗商品大漲。面對國際市場大宗商品的大漲,國內市場情況如何呢?3月7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林念修、胡祖才圍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推動發展取得新進展”介紹了情況。

國家發改委:我國能源供應有保障 俄烏衝突對能源供應的影響可控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近期俄烏衝突升級,對全球能源市場帶來衝擊,國際原油、天然氣價格進一步攀升。由於中國原油、天然氣外採比例較高,會受到影響,進口成本客觀上會有所擡升。但總體上看影響是可控的。這是因爲,中國一方面是能源消費大國,同時也是能源生產大國,因此能源供應總體是有保障的。中國原油、天然氣進口來源已經多元化,而且長期合同佔比很高,只要各方按合同履約,進口能夠保持總體穩定。

同時,中國正在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清潔能源的快速增加也將有效對衝和減緩外部影響。過去一年,在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中,清潔能源的佔比提高了1.2個百分點;在過去一年的全國發電量中,來自風電光伏的發電量佔比提高了2.2個百分點,國家發改委將採取綜合措施來緩解輸入性通脹的影響。

如何保障能源穩定供應,具體說就是“三個着力、一個守好”,着力增加產能,着力加強儲備,着力保供穩價,堅決守好民生用能底線。這些措施的核心是兩個字,一個“增”、一個“穩”。“增”就是增產能、增產量、增儲備、增供應,“穩”就是穩進口、穩價格、穩預期。落實好這些措施,我們有把握保障能源可靠供應,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有序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國家發改委:多措並舉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

糧食、能源、礦產品等大宗商品價格變化,事關民生福祉、工農業生產、宏觀經濟大盤,價格穩民心穩、市場有序、經濟平穩。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介紹,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特別是地緣衝突加劇等多重因素共同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形勢更加嚴峻復雜和不確定。近日,國際油價突破110美元/桶,3月7日開盤後一度衝高至139美元/桶,煤炭、天然氣、鐵礦石價格居高不下,玉米等糧食價格也出現上漲勢頭,對做好國內保供穩價工作形成新的挑戰。

總的來看,中國經濟韌性強、市場空間大,政策工具箱豐富,特別是糧食生產連年豐收,生豬產能充足,工農業產品和服務供給充裕,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繼續保持物價平穩運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3%左右的CPI年度預期目標是可以實現的。今年1月份,中國CPI同比上漲0.9%,大幅低於美國7.5%、歐元區5.1%的水平;PPI同比漲幅回落至9.1%,也大幅低於歐元區20%以上的水平。

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責任重於泰山。面對今年復雜嚴峻的形勢,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底線思維,綜合施策、調控,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

一是做好糧食保供穩價工作,保障糧食。糧價是百價之基,糧價穩,穩物價就有了堅實的“壓艙石”。我國稻谷、小麥等口糧庫存充裕、供應充足,自主自足,今年將穩定播種面積和產量,做好化肥保供穩價工作,保持糧食量足價穩,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時,加大玉米、大豆保供穩價工作力度,挖掘國內潛力,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合理利用國際資源,加強儲備調節,保持供需平衡。

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技術經濟學會會長陳萌山表示,報告提出"加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指明中國將在"牢牢端穩自己的飯碗"上持續發力。

他說,2021年中國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3657億斤,在高基數上增加了267億斤,同比增長2%,保障國家糧食的基礎繼續向好。但從中長期看,中國糧食供求仍將處於緊平衡態勢。並且,"十四五"時期,隨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食物消費條件進一步改善、人口保持增長、城鎮化率進一步提高,糧食消費需求總量將繼續處於擴張階段。而今年中國經濟發展仍將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保、防風險"任務艱巨,糧食作爲戰略性基礎物資,更是重中之重。

糧食是國家的重要基礎。甘肅省農業科學院院長馬忠明委員表示,今年要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加大對主產區支持力度,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加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裝滿“米袋子”、充實“菜籃子”。

國務院總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抓好農業生產,促進鄉村振興。和強化農業支持政策,接續推進脫貧地區發展,促進農業豐收、農民增收。其中特別強調了要加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加快推進種業振興,加強農業科技攻關和推廣應用。加強生豬產能調控,抓好畜禽、水產、蔬菜等生產供應。

二是做好能源保供穩價工作,保障能源。重點是做好煤炭保供穩價工作。我國煤炭佔能源消費總量的56%,燃煤發電量佔60%左右,煤價穩則電價穩,能源價格的“基本盤”就穩。近日,國家發改委出臺了進一步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煤炭價格區間調控,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結合。下一步我們將實施好這項重大改革,確保改革措施落地見效。煤炭產供儲銷體系,提升供需調節能力,保障產能合理充裕,強化市場預期管理,引導煤炭價格在合理區間運行,煤、電價格傳導機制,確保穩定供應。

三是做好重要礦產品保供穩價工作,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加大鐵礦石等國內勘探開發力度,加快礦產品基地建設,擴大廢鋼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增強國內資源保障能力,強化進出口調節,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促進重要礦產品供應、價格基本穩定。

記者梳理信息發現,2021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增強國內資源生產保障能力”。鋼鐵與糧食、原油、天然氣等一樣,是國民經濟的戰略資源,鋼鐵強國是資源強國。

中鋼協副會長駱鐵軍近日表示,“基石計劃”的出發點正是保障資源。該計劃提出,到2025年,實現國內礦產量、廢鋼消耗量和海外權益礦分別達到3.7億噸、3億噸和2.2億噸,分別比2020年增加1億噸、0.7億噸和1億噸。

駱鐵軍表示,一開始提出到2025年可新增5000萬噸國產礦,後來又進一步收集、匯總、研究,提出來目前的新增1億噸的目標。所以這次“基石計劃”提出的國內鐵礦石開發不僅有資源,而且有競爭力。關鍵要放開審批和取得政策性的支持。

工信部等三部門出臺的《關於促進鋼鐵工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建立鐵礦產能儲備和礦產地儲備制度。駱鐵軍表示,它並非指鐵礦石產品本身的儲備,而是直指鐵礦石資源勘探和開發建設。既強化國內礦產資源壓艙石作用和基礎保障能力,又體現了與石油、糧食等產品的儲備差別化。

四是緊盯市場動向,依法加強市場監管。緊盯重點大宗商品市場供需和價格走勢,加強監測分析研判。保持市場監管高壓態勢,加大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力度,嚴厲打擊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囤積居奇、哄擡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爲,特別是對資本惡意炒作,將予以堅決打擊。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財金司與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赴大商所開展聯合調研,分析近期鐵礦石市場運行情況,研究加強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和市場建設問題。在座談會上,相關部門與大商所表示,將持續強化現貨和期貨市場聯動監管,依法嚴厲懲處違法違規行爲,保障鐵礦石市場平穩運行。

大商所表示,近年來,在中國證監會堅強下,在相關部委部門指導和支持下,大商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胸懷“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堅持“穩字當頭”和“零容忍”,持續強化市場監管、防範資本無序擴張、確保市場運行,同時積極響應產業訴求,貼近現貨市場不斷合約規則,助力國民經濟發展。

特別是在鐵礦石品種上,2020年以來大商所持續強化預研預判和市場監管,走在風險曲線之前,先後17次採取收嚴交易和持倉限額、提高手續費和保證金水平及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等風控措施,堅決抑制過度投機;加大對異常交易行爲的查處力度,對相關線索進行深查細核,從嚴打擊違規違法行爲。針對編造傳播虛假信息、自成交影響價格等4起涉及鐵礦石品種的違規行爲,給予暫停開倉交易、市場禁入等紀律處分,形成嚴的威懾以維護市場運行秩序。同時,大商所還通過新增交割廠庫、增設交割品牌、調整升貼水等方式優化合約規則,爲實體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管理風險提供更多便利。

國家發改委:新增50億立方米以上天然氣儲氣設施堅決保證能源的保供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我國已經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動了對高耗能產品的需求,地緣政治衝突、全球能源供需變化都將影響到我們能源的保供。

國家發改委將重點從四個方面來做到能源的保供,具體爲三個“着力”、一個“守好”。着力增加產能、着力加強儲備、着力保供穩價,堅決守好民生用能的底線。

一是着力增加產能,國家發改委將大力推進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爲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大幅度增加抽水蓄能等調峯電源,統籌增加各類發電有效出力,大幅度增加油氣勘探開發投入,促進油氣增儲上漲。有序釋放煤炭產能,保持煤炭產量在合理水平。

二是着力加強儲備。國家發改委將加快推進2億噸以上政府可調度的煤炭儲備能力建設,新增50億立方米以上天然氣儲氣設施,加快推進應急備用和調峯電源3億千瓦以上的能力盡快形成,同時引導重點能源生產企業和能源的大用戶加強社會責任儲備。

三是着力保供穩價。國家發改委將充分發揮能源中長期合同的重要作用,對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的用煤、用電、用氣,實現中長期合同全覆蓋,引導煤炭價格保持在合理區間,煤電價格的傳導機制。

一個守好,堅決守好民生用能的底線,國家發改委將採取更加可靠的保供預案,來確保能源可靠供應。要堅決做到非極端情形不限電、不限氣,極端情形限電不拉閘、限氣不關閥,通過這樣一些綜合措施,來確保能源可靠供應,讓人民羣衆和所有的能源用戶放心。

今日鋁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