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國際鋁業協會委託研究指出,在鋁罐、玻璃瓶和塑料瓶這3種主要一次性飲料容器中,鋁罐使用壽命結束後的收集率最高,在回收系統中的損失最小,最有利於循環經濟發展。
該研究調查分析了鋁罐、玻璃瓶和塑料瓶在巴西、中國、日本、美國和歐州這5個主要市場,包括收集、分揀、再加工和熱處理環節在內的報廢處理損失以及閉路循環體系等,發現鋁罐的回收利用率達71%,相當於在每3支鋁罐中,就有2支被回收並制成新產品。其中,1支在60天內被再次制成鋁罐,另1支被制成其他產品。而塑料瓶和玻璃瓶的回收利用率僅爲40%和34%。
該研究發現,鋁罐在回收價值鏈各個階段的表現都優於玻璃瓶和塑料瓶。在使用壽命結束時,鋁罐的收集率高達79%,玻璃瓶和塑料瓶僅爲51%和61%,即更多的玻璃瓶和塑料瓶被填埋;而一旦被收集進入回收系統,鋁罐的分揀、再加工和重熔效率高達90%,玻璃瓶和塑料瓶僅爲67%和66%,即玻璃瓶和塑料瓶在回收系統中的損失是鋁罐的3倍以上。
20世紀50年代,爲改善啤酒風味並使包裝更加環保,庫爾斯釀酒公司(Coors Brewing Company)首次批量生產鋁罐。可以看到,多年前研發這種開創性產品的環境目標仍在實現中。
全球著名鋁包裝供應商美國波爾公司(Ball Corporation)全球公共事務副總裁拉蒙·阿拉蒂亞(Ramon Arratia)表示:“可以說,鋁是循環經濟的首選材料,尤其在回收過程中的碳減排方面。”澳大利亞氧化鋁有限公司(Alumina Limited)集團戰略和業務發展主管安德魯·伍德(Andrew Wood)表示:“這(鋁罐在回收利用方面的優秀表現)可能會拉動再生鋁和原鋁需求。”
該研究指出,目前,沒有一種飲料容器材料被完全循環利用,並建議,可以通過施行“環保押金制(deposit return system)”進一步降低鋁材的損失率。“環保押金制”是指消費者在購買飲品時需支付押金,並在喝完飲品後歸還瓶罐,贖回押金。這項制度意圖推動構建飲料容器材料收集體系。諾貝麗斯執行副總裁兼歐洲總裁埃米利奧·布拉吉(Emilio Braghi)表示:“構建收集和分揀系統對於提升循環性和釋放無限可回收材料的全部潛力至關重要。我們需要制訂一個政策框架來激勵真正的回收和循環系統建設,這樣,飲料容器在其壽命結束時,就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回收,而質量不會下降。鋁非常適合於進行多次回收。我們需要轉變思維,視廢物爲有價值的資源,對現有的材料進行再利用來生產新的包裝,從而節約寶貴的自然資源,降低能耗和排放。”
本次研究由國際鋁協委託著名研究機構歐諾彌亞研究諮詢中心(Eunomia Research and Consulting)完成。據介紹,該研究是首個對不同地區3種飲料容器的回收和損失程度進行綜合分析的公共研究。本次研究選擇的巴西、中國、日本、美國和歐州這5個國家和地區涵蓋了全球約70%的鋁罐市場,約70%的碳酸軟飲料、水和熱灌塑料瓶市場,以及約50%的玻璃瓶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