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鋁山西新材料公司電解二廠六工區提質增效工作側記

中國鋁業公司 2017-12-11 10:21

  在今年中鋁股份二、三季度電解鋁生產工區勞動競賽中,中鋁山西新材料公司電解二廠六工區在300千安工區連續排名第一。該工區不僅指標優秀,在現場管理方面也堪稱中鋁公司標杆,多次受到上級領導的稱贊。

  祕訣一:精耕細作久久爲功

  11月份,立冬過後,河津地區最低氣溫達到了1攝氏度,廠房外呵氣成霜,廠房裏雖然不似夏天那般熱浪滾滾,但電解工的臉上依然掛着汗珠子,衣服上一圈圈的白色汗鹼顯示着電解工作的辛苦。

  7點20分,六工區操作區長王志和設備區長張偉峯匆匆走進廠房,他們要趕在大夜班下班前檢查操作質量和設備狀況。兩人拿着檢查本仔細查看對照檢查項目後,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色。王志把檢查出來的幾個小問題公布在了六工區的微信羣裏,給大夜班班長下發了整改單。工作整改完畢,王志和張偉峯給大夜班的員工開了個短會,強調了幾點注意事項後,大夜班的員工陸續走出廠房,白班的員工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伴隨着響亮的鳴笛聲,天車吊着真空擡包緩緩開過來,出鋁工熟練地打開爐門,打撈幹淨碳渣,設置好出鋁信息。一番忙碌,出鋁工作結束了,出鋁工順手把爐臺衛生清理幹淨,關好爐門。其他員工也正在有條不紊地檢查電解槽,維護爐面。六工區除了現場特別幹淨整潔之外,看不出這裏的管理人員和員工有什麼特別之處。

  電解二廠副廠長張旭貴看出了記者的疑惑,他遠遠地指着張偉峯說:“你看,那是工區的設備區長,他正在測電解質水平和鋁水平。”記者還是不解:“這不應該是技術區長的活兒嗎?”張旭貴笑着說:“別的設備區長自己的工作都忙不過來,而張偉峯‘清閒’,工作業績卻最佳,還有精力騰出來幫助生產。”記者吃驚地問:“這是爲什麼?”張旭貴說:“六工區能夠如此出色,就在於細節工作執行標準高,執行方式有法,抓住了工作檢查的最佳時間點。長期以來,六工區管理人員堅持7點20分趕到現場,大夜班的工作質量7點50分前檢查完,白班工作質量下午3點前檢查完,檢查的問題當班整改,提高了工作效率,員工在反復整改中,思想認識逐漸與工區的管理要求達到了一致,養成了良好的操作習慣,也避免了因考核引起的矛盾。”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電解生產拼的就是長期堅持和積累。正因爲六工區員工堅持按標準操作好每一個步驟,管理人員按標準檢查、整改、落實好每一項工作,精耕細作、久久爲功,六工區才收獲了豐碩的果實。

  祕訣二:責任到人落實到崗

  六工區還有一個醒目的特點,那就是每一臺電解槽上清晰地貼着員工的名字,王志告訴記者這是員工的專責槽。該工區將電解槽維護具體到個人,細化規範維護項目、維護周期和維護標準,採用日檢查、周通報、月評比的模式,全方位提升電解槽維護水平。

  不僅是電解槽,六工區連現場的工具櫃、百葉窗、通廊衛生、待機室的一張桌子、一把椅子都劃分給了個人。在公司全面開展“安全、幹淨”班組競賽的大背景下,該工區迅速行動,推行網格化管理,在員工集體討論下,工區對每一塊區域都進行了劃分。“區域的劃分要公平公正,經過員工認可,員工才會用心執行。”該工區技術區長李平告訴記者,“因爲責任界定得很清楚,每個人都對自己負責的區域就會特別上心,更容易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也就不難理解六工區爲什麼兩個季度連續獲得了該企業“安全、幹淨”勞動競賽專項流動紅旗。

  打開六工區電解槽的爐門,就能說明一切問題,爐臺幹淨整潔、出鋁口維護到位、保溫料飽滿平整、下料口規整無氧化、打擊頭沒有殼頭包……王志遞給記者兩個本子,笑稱是他們工區的管理“祕笈”。翻開一看,一本是陽極更換日常設備檢查表,記錄着六工區每個班更換陽極後掛鉤螺絲、水平罩、卡具、軟帶、斜立柱母線等設備情況;另一本是陽極更換質量檢查表,上面記錄着換極後卡壓、保溫料添加、導杆與母線等情況。六工區堅持嚴謹的新極日檢查工作,保證換極合格率持續向優。同時,推行電解槽日會診,工區技術人員每天逐臺對電解槽24小時運行狀況進行分析,做出當日工作安排;開展“周技術評判”,預判電解槽運行趨勢,精準調控,確保技術條件的均一性和槽況的穩定性。在幹部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六工區在過去的10個月裏有7個月保持中鋁公司電解鋁生產工區勞動競賽300千安以上工區第一名,成爲中鋁公司的“明星工區”。

  祕訣三:團結協作同向發力

  夏季是考驗電解人意志和耐力的季節,這個時候往往也是電解工離職的高發期,人手不夠是電解生產現場的普遍現象,而電解二廠六工區卻始終保持着63人以上的滿員狀態。除了生產穩定活兒好幹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六工區團結,形成了獨特的“工區文化”,員工能體會到強烈的歸屬感。

  對於這種歸屬感,四班的看槽工張小栓體會最爲深刻。八月初,他來到工區,雖然前期經過了各種培訓,但真正上手操作仍然不是很熟練,處理不好卡堵,電解槽有堵料,效應閃個不停,急得張小栓跑前跑後,累得滿頭大汗。班長呂東東見狀,趕忙招呼了幾個人幫忙處理堵料,電解槽趨於了平穩。連續幾天都是這樣的情況,張小栓覺得自己拖累了班組,沮喪地認爲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呂東東看出了他的心思,安撫他說:“工作剛開始上手都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別着急,慢慢學,很快就能幹好,咱這麼多人都會幫你。”呂東東的話讓張小栓重拾了繼續幹好這份工作的信心。

  “團隊意識可不是一天兩天建立起來的,我們也摸索了很長時間,經過反復嘗試才找對方法。”王志告訴記者,“電解工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光靠說教是行不通的,工區定下規矩,每個班組必須同時交班,大家上班一起來,下班也要一起走。”集體交班的方式將班組的力量集中在一起,極大地激發了員工團結協作的能力,也印證了一個道理,“一人拾柴火不旺,衆人拾柴火焰高”,工區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班組的每個人分工是明確的,但大家誰都會遇到精神狀態不好的時候,我們主動搭把手,幫助別人也是幫助我們自己,誰還沒有個難處呀。”該工區的三班班長薛瑞斌說。如今,“一起下班”的要求從工區最初的強制性規定已經變成員工的自覺行動,成爲工區的一種文化,暗自傳遞着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的正能量,引領工區在實現提質增效目標的道路上更加穩健地前行。

  作者:陳小萍


今日鋁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