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通過了碳關稅新提案,將對中國化工、鋁、塑料等行業部分出口產品造成影響。
6月22日,歐洲議會通過了碳邊境調節機制提案,將於明年1月1日開始實施。
2023-2026年是碳關稅實施的過渡期。2027年起,歐盟將正式全面開徵碳關稅。進口商需要爲其進口產品的直接碳排放支付費用,價格掛鉤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
此次通過的提案是基於6月8日版本的修正稿。根據新提案,除了鋼鐵、鋁、水泥、化肥及電力原有五個行業,還將新納入有機化學品、塑料、氫和氨四個行業。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對界面新聞表示,歐盟碳關稅立法的通過,使得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最終進入立法實施階段,成爲全球首個以碳關稅形勢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機制,後續將對全球貿易以致其背後的產業產生較大影響。
據華盛綠色產業發展研究院測算,歐盟碳關稅實施後,將增加中國出口歐盟的相關企業6%-8%的成本。
界面新聞查詢的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1-5月,中國有機化學品出口至歐盟的金額爲586.2億元,約佔總出口額的兩成;鋁、塑料及其制品出口至歐盟的比重分別約15%和12%;鋼鐵出口至歐盟的佔比爲8.8%;肥料出口歐盟的佔比相對較少,約爲1.66%。
從現有出口佔比數據來看,國內有機化學品行業將受碳關稅的影響最大。
有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碳關稅將增加國內化工企業的經營成本,削弱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但目前距離碳關稅正式實施仍有幾年的寬限期,化工企業可以抓住這幾年好好調整產業結構,向高端化發展。
王國清表示,歐盟碳關稅的徵收,對鋼鐵產品及一些機電產品出口也將造成一定衝擊,勢必對國內鋼鐵行業的低碳發展以及能源結構體系產生外界推動作用。
國內最大鋼鐵上市公司寶鋼股份(600019.SH)在其《2021年氣候行動報告》中指出,歐盟推出的碳關稅舉措將影響該公司未來產品的出口,若按照80歐元/噸二氧化碳徵稅預估,該公司每年將被徵收4000萬-80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82億-5.64億元)的碳邊境稅。
根據碳關稅草案,出口國碳定價和碳市場政策,會直接影響該國出口歐盟產品所需要負擔的碳成本。歐盟碳關稅將對已經實施碳定價和碳市場的國家設置相應的抵扣政策。
去年7月,中國成立全國碳市場,首批電力企業被納入市場交易。依據規劃,在“十四五”期間,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和民航等剩餘高耗能行業也將被逐步納入。
能源基金會氣候變化國際事務研究員董鉞此前在接受《中國環境報》採訪時表示,對於中國而言,現有碳市場只包括電力部門,缺乏高碳行業產品的碳定價機制。長遠而言,中國可以通過建立完善的碳市場機制等措施,爲應對碳關稅做好積極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