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暖季限產政策落地 周期品價格獲支撐

中國證券報 2017-11-15 09:16

  11月15日開始,北方將進入採暖季(2017年11月15日—2018年3月15日),多地紛紛出臺嚴格舉措落實供暖季錯峯生產及限產政策,產能變化對價格的影響受到市場格外關注。分析師預計,多種工業品價格將得到支撐。

  多地限產政策落地

  鄭州市相關部門日前宣布,從供暖開始到結束,將全面實施“封土令”,同時炭素、電解鋁、氧化鋁、有色金屬再生、原料藥生產醫藥企業、水泥、磚瓦窯、陶瓷、巖棉、石膏板、耐材等11個行業(工序)將實施錯峯生產及限產。

  近期,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城市不斷落實供暖季部分行業錯峯生產及限產的政策。

  太原市從11月1日起即實施工業企業錯峯生產,涉及鋼鐵、焦化、火電等七大行業196戶企業,將持續至明年3月31日。其中,鋼鐵企業按照污染排放績效水平實施限產,焦化企業通過延長結焦時間實施限產,鑄造企業按燃料類別實施停產;建材行業中水泥、磚瓦窯、陶瓷、玻璃棉、巖棉、石膏板等建材企業,全部實施停產;電解鋁、氧化鋁企業限產30%以上;炭素企業根據污染物排放水平,實施停限產等。

  唐山市政府日前下發2017年秋冬季-2018年採暖季鋼鐵企業高爐錯峯生產實施方案,11月15日至3月15日鋼鐵企業高爐限產120天,全市總限產比例爲50%。

  根據《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要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部分工業行業2017年至2018年秋冬季實行錯峯生產。其中,鋼鐵焦化鑄造行業實施部分錯峯生產,建材行業全面實施錯峯生產,有色化工行業優化生產調控。“2+26”城市中石家莊、唐山、邯鄲、安陽等重點城市,採暖季鋼鐵產能限產50%。其他“2+26”城市根據所在地秋冬季環境空氣質量自行決定限產水平。鼓勵空氣污染治理任務重的城市,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更加嚴格的限停方案。

  環保部對“2+26”城市相關省和城市的最新通報表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環境形勢依然嚴峻,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秋冬季氣象條件整體不利,大氣污染物擴散能力較差,各地應採取針對性更強的措施,提高治理效果。

  產能受限價格維穩

  錯峯生產及限產使鋼鐵、焦化、電解鋁、碳素、建材等多個行業產能受到影響,產能變化對價格的影響受到市場格外關注。分析師表示,一些產能受限產品價格將上漲或得到支撐。

  市場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因爲華北鋼鐵廠全面限產即將開始,一些鋼材貿易商持觀望態度,已封庫等待鋼材價格上漲。

  以受限產影響最直接的鋼鐵行業爲例,分析師指出,經過粗略測算,“2+26”城市共涉及粗鋼產能接近4億噸,目前全國高爐有效產能利用率90%左右,如果嚴格按照高爐產能50%限產,“2+26”城市預計減少粗鋼4000萬噸產量。

  中鋼協預計,採暖季限產將影響鐵礦石需求600萬噸。

  產量減少預計將對鋼材價格造成一定影響,目前一些鋼材產品已出現漲價。光大證券分析指出,若唐山採暖季期間嚴格執行減產計劃,將有可能使鋼鐵行業呈現供給偏緊的格局,短期或對鋼價形成一定支撐。

  近兩日來,申萬鋼鐵板塊也出現較大幅上漲。13日,申萬鋼鐵板塊上漲2.78%;14日,該板塊上漲了0.9%,新鋼股份等多家鋼企普遍出現上漲。

  光大證券研報指出,隨着北方正式進入採暖季,環保限產開始對周期品價格提供實質支撐,煤炭、鋼材、水泥、PVC等價格均有上漲。

  建材方面,按照政策要求,水泥、非天然氣燃料的磚瓦窯、陶瓷、玻璃棉,巖棉,石膏板等建材行業,採暖季全部實施停產,水泥粉磨站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應實施停產。拿水泥來說,據券商報告顯示,“2+26”個城市水泥產量大致佔全國產能20%左右,按照水泥全國月度產量2.15億噸估算,經過計算採暖季全部關停每月將影響產量4300萬噸。

  數據顯示,上周主要地區水泥價格大幅上漲,浙江中南部水泥價格上漲5-10元/噸,華東、華中部分區域水泥價格也在高位運行。分析師表示,隨着15日起北方地區全面進入錯峯生產周期,將有利於支撐水泥價格。(李慧敏)

今日鋁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