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鋁打破平衡需要“外力”作用

期貨日報 2022-10-31 10:32

LME庫存的大幅增長是由於一些大貿易商爲規避LME對俄鋁採取禁令的風險,提前將手中俄鋁交至LME倉庫所致。
國內滬鋁主力合約價格自7月下旬以來一直在17700—19200元/噸區間之內運行,從鋁市供需基本面來看,尚未出現打破目前平衡狀態的力量。
供給端:國內運行產能修復
國內供給方面,今年8月、9月份四川和雲南地區先後出現了電解鋁企業的大規模減產。目前,四川地區減產產能已恢復50%以上,雲南地區當地被壓減20%的產能短期難有復產可能。預計10月底國內電解鋁運行產能或修復至4078萬噸附近,年底或在4130萬噸附近,距離7月峯值4140萬噸仍有一定差距。
海外供給方面,據統計,8月份至今,因罷工及能源壓力,歐洲地區電解鋁廠減產產能增加,目前歐洲和北美地區總計減產產能約166.8萬噸,其中歐洲地區減產量約136.4萬噸,佔歐洲總建成產能的13.18%;北美地區減產約30.4萬噸,佔北美地區電解鋁建成產能的6.2%。能源問題仍將是影響海外產能釋放的重要因素。另外,10月7日,LME正式推出一份市場討論文件,關於是否在2023年對俄羅斯金屬採取制裁行動,禁止其新供應流入市場。如果歐美地區停止進口俄鋁,將對當地鋁冶煉廠產生利好,支撐倫鋁走強,同時也將對中國鋁材的出口產生一定的利好。
需求端:海外衰退拖累出口
國內需求方面,近期多地鋁下遊開工率有所走弱。數據顯示,截至10月27日,當周國內鋁下遊加工龍頭企業開工率回落至66.0%。分板塊來看,鋁板帶箔板塊開工率繼續下降,河南等地企業進出貨難度較大,部分企業原材料庫存已處於極低水平,導致開工率再度下滑。鋁合金及線纜板塊運輸成本增加,生產暫可持穩。另外,鋁合金板塊反饋訂單開始轉弱,後續開工率上行或將承壓。鋁型材板塊開工率在光伏邊框等訂單帶動下小幅提升,鋁型材企業近期加緊備貨以防原料短缺。
出口方面,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9月,中國出口未鍛軋鋁及鋁材49.59萬噸,同比增長0.8%;1—9月累計出口519.70萬噸,同比增長27.8%,較1—8月份累計同比下降3.7個百分點,延續下滑趨勢。上半年,國內鋁材出口同比大漲,一方面受益於海外需求的提振,另一方面由於滬倫比值低位導致出口利潤空間打開。最新數據顯示,美國10月Markit制造業PMI初值49.9,創2020年6月份以來新低,兩年來首次跌破枯榮線,美國經濟在第四季度收縮風險加劇。歐元區10月制造業PMI初值降至46.6,創29個月新低,歐元區的衰退或許更加難以避免。在全球經濟衰退的預期下,海外需求或將逐步減弱,再疊加內外比值的逐步回升,鋁材出口回落趨勢或將難以避免。
庫存端:國內低位,海外回升
國內庫存方面,數據顯示,截至10月27日,國內電解鋁社會庫存爲62.1萬噸,與9月底庫存基本持平,繼續維持在年內低位水平。目前鋁錠現貨市場到貨量和需求出現雙弱的趨勢,到貨量偏少,河南地區下遊加工廠開工率降低,華東地區部分下遊反饋即將進入傳統淡季。
海外庫存,自10月7日LME公布文件以來,LME倉庫鋁錠數量大幅激增。截至10月28日,LME鋁庫存從32.77萬噸升至58.74萬噸,漲幅接近80%。LME庫存的大幅增長是由於一些大貿易商爲規避LME對俄鋁採取禁令的風險,提前將手中俄鋁交至LME倉庫所致。一方面體現了短期內俄鋁受限或仍將是影響市場的重要隱憂,另一方面,全球隱性庫存顯性化說明市場上可能並不缺鋁。
整體來看,鋁市近期基本面變化不大,打破目前平衡需要“外力”作用。短期來說,LME對俄鋁制裁結果將成爲影響鋁價方向的重要因素;長期來說,全球經濟衰退將成爲拖累鋁價的主導因素,而能源成本問題則會一直是鋁價的重要支撐。

今日鋁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