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鋁旗下山東華宇擬轉型升級,20萬噸電解鋁已實行彈性生產

澎湃新聞 2019-02-12 14:33

  1月30日晚間,國內有色金屬龍頭中國鋁業發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山東華宇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山東華宇”)年產約20萬噸電解鋁生產線已實行了彈性生產。目前,公司正與山東華宇其他股東商議實施轉型升級發展事宜。

  值得注意的是,山東地區電價、煤價相對較高,且靠近“2+26”區域,環保容量緊張,從電價、環保方面均不具備條件繼續發展電解鋁,山東華宇電解鋁用電價格在國內幾乎處於最高位。而在電解鋁產業中,電力供應以煤電爲主,電價又佔到成本的40%-50%。

  實際上,此前的2018年11月30日,中國鋁業曾發布關於部分電解鋁生產線實行彈性生產的公告。公告中提到,受市場環境、環保限產等因素影響,本着效益最大化原則,中國鋁業決定對山西華聖鋁業有限公司、山東華宇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等企業部分電解鋁生產線實行彈性生產,涉及電解鋁產能約47萬噸。

  中國鋁業在最新的公告中稱,外部電價環境倒逼山東華宇依靠自身的技術、人才優勢着力發展高質量的鋁合金和深加工產品,從而形成了較強的研發生產能力,其鋁合金產品在市場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憑借嚴格質量管控成爲VIVO、蘋果等企業的棒材供應商。

  中國鋁業表示,爲貫徹黨的十九大關於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優化存量資源配置,實現供需動態平衡的精神,在《關於印發部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的通知》(工信部產業〔2015〕127號)和《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電解鋁企業通過兼並重組等方式實施產能置換有關事項的通知》(工信部原〔2018〕12號)等國家產業政策的指導下,中國鋁業利用國家支持跨地區產能置換,引導國內有效產能向優勢企業和更具比較優勢的地區集中。

  未來,中國鋁業將山東華宇鋁合金技術、管理、人才、品牌優勢,向中國鋁業其他電解鋁企業及山東華宇周邊企業進行推廣、輻射,山東華宇由“生產制造型”轉變爲“研發+管理+服務”型企業,實現技術和管理的輸出,有利於推動形成分工合理、優勢互補、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格局。

  據了解,近年中鋁集團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的部署,應對有色金屬市場持續低迷、大宗商品價格低位徘徊、產業結構調整深度攻堅等一系列難題,在中央企業中率先響應實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加減乘除法”,堅決打贏提質增效攻堅戰,全方位推進精準管理,全面推進企業轉型升級發展。

  其中,電解鋁“關停並轉”帶來的效益頗爲亮眼。例如,中鋁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始建於1936年的“中國第一鋁”——撫順鋁業,電解鋁生產線於2015年10月全線停產,電解鋁產能轉移到內蒙古包頭華雲,該項目已從嚴重虧損迅速扭轉爲盈利大戶。

今日鋁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