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資產走強 2023年料呈現內強外弱格局

中國證券報 2022-12-30 08:16

11月以來,包括銅、鋁、鐵礦石在內的工業金屬大宗商品迎來一波反彈。分析人士認爲,宏觀預期改善、低庫存等利多因素共振,推動本輪工業金屬上漲行情。展望後市,工業金屬累庫程度將是市場關注的重要變量。在國內經濟好轉預期升溫、海外經濟衰退預期下,2023年金屬價格有望呈現內強外弱格局。
利多因素共振
11月以來,在國內需求好轉預期之下,工業金屬資產紛紛走強。文華財經數據顯示,截至12月28日記者發稿時,11月以來,倫銅期貨累計漲幅近14%,倫鋁期貨累計漲超8%。同期,國內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漲超43%。
業內人士認爲,上述反彈行情與市場重新調整國內需求預期有關。
“對需求預期影響較大的是國內相關政策和房地產政策調整預期。”美爾雅期貨高級分析師張傑夫表示,以銅價爲例,一度顛倒了原先的“強現實弱預期”結構,與此同時美元持續回落,風險偏好回暖,價格不斷上漲。
就當前金屬市場交易邏輯而言,張傑夫認爲,後續市場關注的重點在兩方面,一方面在國內經濟邊際改善上,另一方面是海外變量仍聚焦於發達經濟體經濟走弱的程度和市場可能重回衰退交易的定價。
“工業金屬低庫存基本面現實與宏觀預期改善形成共振。”南華研究院有色研究總監夏瑩瑩分析,美聯儲加息幅度預期放緩,以及國內地產紓困“三支箭”明顯改善市場情緒,疊加年前趕工現象均提振金屬價格出現階段性上漲。
從基本面看,銅、鋁、鉛、鋅、鎳2022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供應緊缺,而錫是存在明顯過剩的品種。
“鋁、鋅海外供給下滑,而國內供給修復是下半年逐漸開始,且鋁仍受制於水電鋁的供給不穩定性,階段性存在產量擾動;鋅目前國內的供給增量還不足以彌補缺口,全球鋅庫存仍處於極低位置;銅金屬今年產量保持低速增長,整體供應增速不及預期,消費端增速尚可,造成低庫存。錫供給目前過剩,由於需求持續走弱和國內精煉錫產量的逐漸恢復,錫的全球總庫存繼續上漲。”張傑夫表示。
價格維持高位震蕩
展望後市,業內人士認爲,低庫存背景下,工業金屬累庫高度是後續重點關注的變量。
張傑夫認爲,金屬市場大多已進入消費淡季,下遊實際交投情況不佳,存在累庫預期。整體看,預計金屬價格仍將維持高位震蕩。
“2023年國內與海外仍是周期錯位的一年,在對美聯儲加息周期沒有更多博弈空間的背景下,市場將聚焦於實際需求回落的速度,以及海外發達經濟體從滯脹走向衰退、國內經濟走向復蘇的情況。另外,2022年大多工業金屬出現的低庫存情況未來存在緩解預期。供需平衡表顯示,在金屬供給持續修復背景下,如果海外需求下滑超預期,則金屬大多存在小幅過剩預期,金屬行情仍將一波三折。總的判斷是,2023年上半年金屬市場或會出現一次探底過程,下半年則以修復性反彈行情爲主。”張傑夫說。
“當前有色金屬基本面整體變化不大,淡季背景下整體偏弱,但是低庫存問題較爲明顯,這就導致價格向下短期存在支撐,而當宏觀面情緒改善時,價格向上會表現出更強的彈性。”夏瑩瑩表示,展望2023年,有色金屬市場低庫存問題有望得到緩解,價格或呈現內強外弱格局。國內經濟有望在明年二季度逐步恢復。但是以歐美爲代表的海外經濟衰退風險仍在不斷上升,這將一定程度抑制出口需求,有色金屬價格有望呈現內強外弱格局。
從投資角度看,夏瑩瑩認爲,當前有色金屬期貨繼續追高的空間不大,建議投資者靜待邏輯切換後擇機試空爲主;對於相關概念股而言,關注國內經濟修復過程中的變量改善情況,有色加工企業盈利存在回暖預期,可擇機多配。

今日鋁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