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將成2018年投資領域新亮點

證券日報 2017-12-25 15:54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制造業發展提出要求,指出要推進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新動能持續快速成長,加快制造業優化升級。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劉向東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推進中國制造邁向中高端就是要破除無效供給,大力培育新動能,強化科技創新,培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排頭兵企業,積極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中國制造的競爭力,真正變爲中國創造。

  國新未來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徐光瑞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推動中國制造邁向中高端,國家主要可以從三個方向發力。一是深化改革,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主要包括提高有效供給、推動科技創新、降低運轉成本等;二是市場主導,激發各類主體活力,包括推動國有資本做大做強、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加大產權保護等;三是擴大開放,構建國際產能合作平臺,包括提升出口質量和附加值、推進自貿區建設等。

  “從企業角度看,未來制造業發展主要有三大趨勢和特點,一是技術層面,制造業是技術的應用載體,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結合,將驅動智能制造裝備、工業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智能傳感設備和技術等領域迎來發展熱潮;二是金融層面,實體經濟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未來制造業的發展將與政府引導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等結合的更加緊密,多層次資本市場將會更好爲實體經濟服務;三是開放層面,一方面從國內看,包括中國制造2025國家級示範區等都將形成跨省區的協同發展態勢,另一方面從國際看,制造業企業的海外投資將會得到合理規範和政策支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的質量和附加值都會不斷提高。” 徐光瑞表示。

  劉向東表示,未來制造業發展的方向主要是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國家品牌制造,關鍵是提升生產效率和效益,擁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技術和品牌產品。

  相關數據顯示,制造業投資約佔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基建和房地產投資需求放緩的背景下,制造業投資形勢對於明年整體投資走勢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招商證券一位分析師表示,2018年制造業投資將是投資領域的新亮點,其核心動力在於消費升級需求和出口需求的穩定增長造成的相關領域產能缺口。從結構上看,上遊行業投資增速可能依然偏慢,但與消費升級、技術升級以及出口導向相關的制造業領域將是未來制造業投資的主要增長點,這些領域的投資增速與投資規模佔比將持續上升,從而帶動整體制造業投資增速的企穩回升。


今日鋁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