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一季度有色金屬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問答錄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網 2023-05-05 19:03

5月4日,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2023年一季度有色金屬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協會黨委常委、副會長兼新聞發言人陳學森回答了媒體記者和企業代表的提問。

➤ 新華社: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十種常用有色金屬是重要工業原材料,也是觀察中國經濟運行的一扇窗口。一季度有色金屬工業運行的哪些數據及代表性趨勢、案例,可以反映出中國經濟推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長?

陳學森:今年一季度,有色行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高質量發展爲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一方面繼續提升關鍵礦產資源供給能力;另一方面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產品和技術結構升級,推進產業結構合理化、產品結構高端化、發展綠色智能化,爲實現有色金屬工業強國目標繼續努力。

但也要看到,一季度,國際環境仍然復雜多變、國內需求不足制約明顯、經濟回升基礎尚不牢固,與去年全球因疫情及俄烏衝突帶來的供應鏈受阻,我國出口大幅增長以及大宗原材料價格暴漲的一季度相比,今年一季度,我國有色金屬企業利潤降幅較大,企業虧損面、虧損額也有所增加。在這種情況下,一季度,我國有色金屬生產依然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同比增長9%。同時,最能反映有色行業高質量發展水平的銅鋁材等深加工產品,銅、鋁材產量分別增長7.8%和2.9%,尤其是鋁材產量,由去年一季度下降0.5%轉爲增長2.9%。一季度,我國淨出口鋁材122.6萬噸;淨出口銅材7.3萬噸,比去年同期淨出口量增加1.6萬噸,說明隨着這些年來增加投入、產業升級、技術進步,銅鋁材中的高端產品產量和質量都在提高。如電池級銅鋁箔在國際市場所佔份額也在穩步提升,目前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位居第一。還有應用在航空航天領域的鋁中厚板等高端產品制造能力顯著提高,已能滿足國家戰略和相關行業發展需求。這些都有力地佐證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創新能力在持續增強、高質量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

➤ 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一季度,國內汽車行業消費市場出現較大波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前端原料價格大幅回落,請問有色協會如何看待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後期發展,對國內有色金屬行業有什麼影響?

陳學森:一季度新能源金屬材料市場行情降溫跡象明顯。今年以來,新能源金屬材料鎳、鈷、鋰等,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動力電池前端原料價格大幅下跌,以電池級碳酸鋰爲例,價格從年初的50萬元/噸左右,到4月份,價格已經跌破了20萬元/噸,跌幅超過60%。碳酸鋰等產品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我認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供給端出現階段性的放量,在前年和去年新能源金屬市場較熱的背景下,預期的高收益帶動了鋰行業新建產能大量上產以及現有企業擴產的積極性,部分新建及擴建產能開始陸續投產;二是從消費端數據上看,一季度,汽車行業進入促銷政策切換期,傳統燃油車購置稅優惠政策的退出、新能源汽車補貼的結束等造成去年底提前消費,相關接續政策尚不明朗,國內新能源車市需求增速有放緩跡象;三是電池企業需要一定時間消化去年價格上漲囤積的原料庫存。預計後市還會受供需關系的影響,價格仍會產生一定的波動,但最終價格會回歸到由供需支撐轉向成本支撐的階段。

關於新能源產業未來的發展,伴隨全球能源安全、溫室效應、極端氣候問題等日益嚴峻,能源體系轉型已成爲全球共識。以風電、光伏爲代表的清潔能源發展是大勢所趨。同時隨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逐步提高,國內新能源汽車已開始由政策驅動向消費驅動轉變,在國家推進“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大型儲能設施等產業建設仍會是未來發展的主賽道,這些產業對新能源金屬產品的需求還會不斷增長。

➤ 《經濟日報》:有色金屬工業今年一季度和2022年相比,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績?表現在哪些方面?原因在哪裏?下一步,行業高質量發展還面臨哪些挑戰,特別是幫助行業企業恢復發展上有哪些具體舉措?如何在第二季度和接下來的全年工作中進一步克服困難?

陳學森:今年一季度,我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同比增長9%,有色金屬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長5.8%,比全國規上工業增加值高出大約2.8個百分點,其中,有色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比全國規上制造業增加值高出4個百分點。同時,有色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也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所取得的成績,應該說是這些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歷經努力和付出後,積累了較強的底蘊和韌性。我們從產品供給上看,我國有色金屬總量規模多年穩居世界第一,多數金屬產品的產量、消費、貿易居世界第一。不僅奠定了全球有色金屬工業大國的地位,還基本滿足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從資源保障看,有色行業在境外資源合作開發方面成績顯著,境外權益資源數量及產量均超過了國內;從產品質量看,隨着加工產業裝備、工藝、技術水平的大幅提升,普通加工材產品可以完全滿足國內需求,部分中高端加工產品也初步實現了進口替代並批量出口。可以說,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已經擁有了雄厚的基礎,產業鏈安全具備較強的韌性。

當然,一季度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同樣也面臨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國內需求不足、經濟回升基礎尚不牢固等諸多困難,與去年特殊的一季度相比,有色金屬企業利潤降幅較大、價格大幅波動、出口持續下降,這也是預料之中的。我們相信,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兩會安排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有色金屬工業會重新回到快速合理的增長道路上。

關於實現有色金屬行業高質量發展,有色協會除了在推進產品供給高端化、促進產業綠色化、低碳化、加強企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等方面繼續助推發力外,還有以下舉措:一是積極配合國家及支持企業開展境內外資源勘探及資源獲取,努力實現增儲上產,提升資源保障;二是必須以國家重大需求爲牽引,以補齊高端材料短板爲方向,找準核心要素、關鍵指標,以差距爲導向,加快高端產品與新材料的追趕和超越;三是必須以深化科技創新機制改革爲動力,優化創新資源配置,充分發揮產學研一體化作用,走好自主創新之路;四是必須維護好兩個市場,努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國際領先爲標杆,把握產業鏈、供應鏈的暢通主動權,把產業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 江西銅業集團有限公司:目前,銅產業下遊訂單旺季不旺特徵明顯,請問下一步是否會有促消費政策出臺?

陳學森: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研究相關調結構促銷費政策。而促消費政策的重點就是圍繞推動制造業“三品”行動,即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提升有色金屬行業供應質量,滿足下遊需求。

➤ 《經濟參考報》:綠色發展開新局方面,隨着2022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三部門聯合印發《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峯實施方案》,當前,行業綠色發展在一季度取得了哪些成績?今年如何穩步推進行業綠色轉型,有哪些重點主攻方向?

陳學森:首先,在有色金屬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取得的進展方面,自國家開展實施“雙碳”目標以來,特別是隨着2022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三部門聯合印發《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峯實施方案》,有色金屬工業以綠色低碳改造爲重點,以科技創新爲支撐,以法規標準制度建設爲保障,大力實施綠色低碳技術改造取得顯著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工藝技術裝備達到國際一流水平。通過技術升級與改造,大型化熔池熔煉、閃速熔煉技術、奧斯邁特(艾薩)熔煉技術等先進工藝的銅冶煉產能已佔全部產能的95%以上。新型穩流鋁電解槽、鋁電解槽智能化等一批先進綠色低碳技術與裝備在鋁冶煉企業廣泛採用,工藝裝備技術已引領全球發展,並實現整體出口。

二是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有色金屬行業主要產品的能耗指標接近或達到世界領先水平。2023年一季度,電解鋁綜合交流電耗13383kWh/t,比2015年下降1.3%;銅冶煉綜合能耗197.4千克標準煤/噸,同比下降3.5%;鉛冶煉綜合能耗306.8千克標準煤/噸,同比下降4.3%。

三是清潔生產水平大幅度提升。針對汞、鉛、鎘、砷等重金屬污染物產生的關鍵領域和環節,以冶煉生產過程控制爲重點,實施了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從源頭消減汞、鉛、鎘、砷等污染物的產生量,降低了末端治理難度和壓力。

四是污染物產生與排放明顯降低。骨幹企業污染治理設施進一步升級,重點區域大氣污染物達到超低排放的要求,電解鋁煙氣脫硫改造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轉變,部分電解鋁企業已實現超低排放,顆粒物、二氧化硫濃度分別達到10mg/m3、35mg/m3以下。

五是危險廢物處置處理水平逐步提升。大修渣、含鉛污泥、含砷廢物等難處理危險廢物資源化利用技術實現突破,骨幹鋁冶煉企業積極探索,對大修渣、鋁灰等危險廢物集成了一批處理技術,減少了一定的環境風險。

下一步,有色金屬行業綠色轉型的重點主攻方向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推動有色金屬行業清潔能源的利用。《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峯實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有色金屬產業用能結構明顯優化。有色金屬行業努力推進清潔能源替代,消納和使用風光電等清潔能源,進一步提升有色金屬行業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

二是堅持有色金屬行業的技術創新,實現技術降碳。積極推廣成熟的綠色低碳技術的集成和應用,組織開展一批共性關鍵技術的開發和示範。

三是加大固廢資源的綜合利用。持續推動有色金屬行業全面實現固廢合理利用和科學處置,着力解決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共性問題,突破固廢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瓶頸難題、關鍵材料和成套裝備等,提高固廢綜合利用率。

四是支持推動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及高效利用。鼓勵原生冶煉企業加快進入再生金屬領域,支持開展有色金屬廢料的回收交易規範化和集中度提升建設,支持利用數字化對再生金屬產業的升級改造。

➤ 河南豫光金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今年以來,黃金、白銀價格同比上漲幅度較大,而冶煉副產品硫酸價格低迷,金、銀、硫酸產品是鉛、銅精礦冶煉產業鏈中的主要利潤點。請研判一下今年二季度及下半年金銀及硫酸的價格趨勢。

陳學森:金、銀有很強的金融投資避險屬性,受全球經濟增速漲跌、貨幣政策變化、金融市場動蕩、地區局勢緊張等多因素擾動,市場避險情緒升溫,金價得到提振。預計今年二季度及下半年,在全球經濟增速總體放緩、各國地區央行購金和通脹持續等新形勢下,金價有望繼續維持高位震蕩態勢;另外,受到太陽能光伏產業對白銀需求大增等影響,預計後期銀價也將有較好表現。而硫酸市場則受到硫磺價格、磷肥消費低迷等因素影響,短期內難有起色。

➤ 《中國有色金屬報》:去年碳酸鋰突破60萬元/噸後,近期又迅速跌破30萬元大關,引發行業焦慮,請問企業應該如何應對?後續碳酸鋰價格走勢如何?如何定義碳酸鋰價格的合理區間?

陳學森:今年以來,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終端需求增速減緩、燃油車打折促銷、國際油價下跌等多重因素交織疊加影響,鋰鹽價格節節下挫,目前,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已下跌至18萬元/噸左右。實際上,鋰價格的大漲大跌都不利於鋰產業鏈的健康穩定發展。

鋰輝石、鋰雲母、鹽湖鋰資源是當下的三大主流資源,其提取技術、生產成本都存在明顯的差異,企業要適時調整市場預期,針對各自資源特點,苦練內功,補短板強弱項,控制成本,同時強化與上中下遊企業的戰略合作,積極融入全產業鏈實現協同發展。從長遠來看,保持整個鋰產業鏈企業都有合理利潤,才能保障鋰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 中鋁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今年一季度以來,鋁冶煉企業經營狀況較爲穩定,但氧化鋁行業卻壓力倍增。根據第三方機構數據,今明兩年國內還有約800萬噸/年的氧化鋁新建項目投產,且全部採用進口礦。在國家已經對電解鋁明確產能“天花板”的情況下,氧化鋁投資依然火熱是否應當引起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

陳學森:中國電解鋁有“天花板”,但配套氧化鋁沒有相應的上限控制。今明兩年內若再新增800多萬噸氧化鋁產能,屆時國內建成規模將超過10750萬噸,氧化鋁供應過剩的局面會加劇。從前幾年開始,國家有關部門對氧化鋁產能快速發展問題已高度關注,國家已明確要求新建擴建氧化鋁項目要有資源相匹配,能源消耗和環保要求更嚴格,赤泥綜合利用水平更高等。希望各單位主動貫徹落實,共同推動氧化鋁行業高質量發展。

➤ 《中國有色金屬》雜志:3月份,工信部印發了《有色金屬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指出到2025年要基本形成有色金屬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目前有色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進度如何?難點在哪裏? 

陳學森:有色協會一直非常重視智能制造工作,2019年成立有色金屬行業智能制造聯盟;2020年組織制訂並由工信部等三部委下達《有色金屬行業智能工廠(礦山)建設指南》,涉及礦山、冶煉、加工三部分;2021年成立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智能制造標準工作組,全方位推動有色行業智能化發展。

2020年4月,有色協會委託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啓動《有色金屬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的編制工作。第一,基於以企業爲主體,深入調研行業智能化發展痛點和難點,切實了解企業對智能制造標準的需求,並開展頂層設計;第二,強化產業聯動,充分利用有色金屬行業智能制造聯盟的平臺優勢,積極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共享行業智能制造優秀應用案例並及時傳遞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信息;第三,自上而下啓動了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項目的徵集工作,已累計徵集150餘項標準計劃和擬制訂方向;第四,充分發揮有色行業智能制造標準工作組委員專家的作用,對標準申報方向和內容進行把關,經過專家論證的有色行業智能制造標準累計已達117項,通過並申報計劃48項,在研計劃22項,其中7項已完成審定工作;第五,《有色金屬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在編制過程中,通過現場調研、會議、電話、郵件等方式,聽取了來自企業、科研院所、供應商等累計近200家單位和個人的意見,並在工信部科技司和原材料司的總體把控和指導下,不斷調整內容,審時度勢,經過多輪修改,最終緊貼行業急需。該指南發布後,有色行業及時召開了宣貫會,對體系中明確的基礎綜合、裝備與系統、智能工廠、評價等4個建設重點及各細分方向進行了重點解讀,讓有色行業企業全面、系統地了解有色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框架結構和核心內容,指導行業推進智能制造標準的申報和研制。

推動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以及行業智能化建設是有色協會當前和今後的一項主要工作。有色金屬行業流程型與離散型並存,行業規模小,智能制造經驗推廣速度慢,困難大,如何促進行業成熟智能制造技術落地和成果轉化是當前和未來標準化工作的重點。智能制造,標準引領。有色協會將繼續重點關注有色企業所面臨的共性問題,通過標準加快推動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企業也應進一步了解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的思路,申報標準時應該緊跟重點規劃方向,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加速智能制造技術成果向重點標準進行轉化。在標準申報方面,目前智能制造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立項流程長,推進較慢,對此,有色協會將鼓勵企業申報協會的團體標準,以推動行業急需標準的研制。有色協會將發揮好行業的力量,統籌產學研,用各方優勢協同做好有色行業智能制造標準化基礎工作,加快形成有色金屬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

今日鋁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