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有色馬寶平:讓工業設計引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陝西有色 2019-03-15 19:37

中國制造業發展亟待解決什麼?科技創新無法落地的問題在哪?傳統產業如何轉型升級?從“芯痛”引發中國人對中國制造、中國設計的反思後,中國制造業該怎麼幹成爲了各行各業關注的重點。日前,中國有色金屬報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陝西有色金屬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馬寶平。馬寶平認爲,要實現工業強國、制造強國,中國首先要成爲工業設計強國,成爲自主創新設計強國。馬寶平強調:“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工業設計是亟待解決的源頭性問題。工業設計要先行!”

近年來,我國新興產業和互聯網產業發展迅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在提出推動新興產業發展的同時,還指出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圍繞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強化工業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馬寶平表示,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讓他備受振奮,也十分贊同。“傳統產業是新興產業的基礎,更是實體經濟的基礎,要實現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工業設計更要先行。”馬寶平說,“目前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一些瓶頸問題就出在工業設計上,這也是無法解決工業母機制造問題的掣肘。”

馬寶平表示,工業設計創新能力與科技創新能力一樣,代表着國家的工業發展水平,是工業競爭力的重要標志,是推動經濟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而工業母機制造則更是制造業產業鏈的核心環節。

2018年7月,工信部印發的關於《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創建工作指南》的通知指出,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相比,我國工業設計仍然存在基礎研究不足、公共服務能力滯後等問題。對此,馬寶平坦言:“工業設計是一項綜合性的規劃活動,涉及機械、電器、信息、自動化等多方面的技術合成,要實現工業設計首先要在設計過程中將科研成果轉化爲實際生產力。目前看來,我國工業設計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工業設計水平滯後,整體水平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許多突出矛盾和問題。”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馬寶平表示,“當下,我們搞科技研發的思想還不夠解放,傳統的‘標準框’限制着我們的技術追求。實際上,既然是創新,就絕不應被限制在書本和歷史經驗中,要與世界科研技術水平接軌,向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行業借鑑和學習,在設計理念、設計思想、設計藍圖中不斷求新求變,不斷追求進步。”同時,他還建議,我國科研院所應將基礎性研究和應用性研究系統分類和管理,基礎性研究項目以國家主導,應用性科研項目以企業主導,從科研項目落地和“產學研用”出發,加大研發力度,減少重復科研資金的投入,加強服務意識,提高科技資源利用效率。

馬寶平呼籲,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國家要加強對工業設計的支持和推動力度,統籌規劃,根植產業,整合各類資源,構建工業設計發展的生態圈,推動工業設計全面發展。

談到有色金屬行業轉型升級,馬寶平表示,要實現有色金屬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推動綠色發展和加快“兩化”融合是必由之路。他對記者說,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必須依靠工業設計、數字化智能化、設備成套技術三方面深度融合,用工業設計引導技術創新、提升工藝技術水平,最終實現建立獨具特色的連續封閉、在線檢測及調控的工業生產模式。

身爲陝西有色集團的掌舵人,馬寶平始終把提升科研實力和自主創新能力貫穿於企業發展當中。近年來,陝西有色集團不斷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在數字礦山建設方面,基於現代信息技術、數據庫、傳感器網絡和智能控制技術等手段,大力推動礦山建設、管理、運營的自動化;在需求導向方面,以應用型創新爲基本定位,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軍民融合,加大鉬靶材、多晶硅、硅烷氣等新興產業發展,實現了產業結構更趨優化。

“亟待解決我國工業設計滯後的現狀,我期待我國工業設計能走向世界一流,引領我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最終實現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制造業。” 馬寶平說。

 

今日鋁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