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指引下,陝西省積極響應國家高質量發展的號召,積極推進產業創新集羣建設。陝西有色金屬集團邁出堅實步伐,堅持“院所即我,我亦院所”模式,持續深化校企合作,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爲升級改造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注入強勁動力。
7月24日,陝西有色金屬集團產業項目研究院2024年科研項目專業評審會在該集團總部召開。陝西有色金屬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羣英,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莫勇,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黃忠良參加評審會。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產業創新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單智偉主持評審會。此次評審會還匯聚了材料科學、材料加工及金融投資領域的6位專家,對西安交通大學提交的14個科研項目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評估。
評審會上,吳羣英從8個方面強調了實驗室到項目產業化過程中的主要準則,爲評審工作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標準。他指出,產品先進性、技術先進性、市場需求性、投資收益性、裝備技術和工器具技術、技術替代可能性、市場調研與推廣以及精準研發預算和進度,是項目評審中不可或缺的考量因素。他強調,要清晰區分項目的升級、迭代與首創屬性,精準分析核心技術難點和市場需求領域,確保項目既具有前瞻性又具備實際應用價值。
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和西安交通大學達成共識,將結合各自優勢,進一步開展科研項目合作、共建研發平臺、聯合成立研究院公司孵化產業、股本合作等多種模式的合作,深化校企合作,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雙方表示,在產學研合作過程中,注重知識產權管理與保護。加強人才培養與交流,通過互派人員、共同培養等方式,提升各方的人才素質和創新能力。
經過系統評審,“TA31鈦合金寬幅厚板強韌化及關鍵加工制備技術研究”等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的項目脫穎而出。這些項目符合國家政策鼓勵發展方向,又契合陝西有色金屬集團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研究方向前沿、研究思路清晰、經費預算合理,不僅解決了該集團在產業升級過程中遇到的關鍵技術難題,更爲未來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此次評審會的舉辦,標志着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在創新驅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始終將科技創新作爲核心戰略,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優化創新資源配置,構建開放協同的創新生態體系。通過此次與西安交大的深度合作,不僅拓寬了技術創新的邊界,還爲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推進產業創新集羣建設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在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和安全支撐方面的優勢作用。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以高質量發展爲目標,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功能和核心競爭力。同時,還積極履行國企擔當,通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和產業升級發展,爲陝西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展望未來,陝西有色金屬集團將繼續秉承“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的理念,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和產學研用融合。計劃通過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優化創新資源配置、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等措施,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爲現實生產力。同時,還將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和市場機遇,爲陝西乃至全國的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陝西有色金屬集團總法律顧問、助理總法律顧問,法規政策研究部、審計監督內控部、戰略發展改革部、資產財務金融部、科研技術創新部、聯創科技公司、黨委宣傳部相關人員參加評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