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紅河發現超大規模離子吸附型稀土礦

中國有色金屬報 2024-08-07 09:07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礦產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用途日益廣泛,是現代工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王學求研究團隊以國家需求爲目標,利用“中國地球化學基準”計劃數據首次發現雲南省紅河州重稀土超常富集區,在實施1∶25萬和1∶5萬地球化學調查的基礎上,經風化殼剖面異常查證與鑽探驗證,實現了雲南省紅河州超大規模離子吸附型稀土礦找礦重大發現,這也是我國首次在滇南地區發現超大型離子吸附型稀土礦。

雲南紅河發現超大規模離子吸附型稀土礦

發現的價值大於稀土本身價值

“該離子吸附型稀土礦礦體厚度大,具有重大經濟價值,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有專家對該項目取得的成果給予高度肯定。

採訪中,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黨委副書記、所長張作衡表示,該團隊在滇南高海拔地區發現超大規模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在我國目前尚屬首次,將可能改變我國中重稀土分布格局。此次發現的稀土礦規模大,初步估算稀土氧化物資源達100萬噸,而且具有層位淺、品位穩定等優勢,開發成本相對較低。此外,該區域位於越南、老撾、緬甸等多國交界區,通過進一步工作,有可能會形成一個更大規模的連片稀土資源基地,有望對雲南省經濟發展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

我國稀土資源主要以輕稀土爲主,中重稀土資源依然稀缺。國家的需求就是地質工作者的工作目標。該團隊圍繞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對稀土資源,特別是緊缺的中重稀土資源的需求,快速有效地發現了富含中重稀土礦牀找礦靶區。

從2008年至2024年,該團隊完成了260個鑽孔的科學驗證,其中,有165個鑽孔連連報喜,發現了達到工業開採標準的寶貴稀土資源。此次工作,不僅確認了雲南省紅河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馬鞍底地區存在一個超大型稀土礦,還包括勐橋和賈沙的兩個大型礦牀,以及大寨的一個中型礦牀,合計潛在稀土氧化物資源達100萬噸。

通過前期工作,該團隊認爲,雲南省紅河州超大規模稀土礦具有重大經濟價值,其中急需的鐠釹+中稀土+重稀土佔43%,約43萬噸。

在科技創新方面,該團隊實現了關鍵稀土元素地球化學勘查理論方法技術應用創新,發現關鍵稀土元素(鐠釹+中稀土+重稀土)超常富集規律,提出找礦判別標志,發展了從區域戰略選區到礦區普查和異常查證的地球化學勘查技術系列,填補了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地球化學勘查評價技術的空白。

此次發現爲重新認識中老緬越比鄰區稀土礦分布規律和找礦方向提供了新的視野,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爲指導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稀土礦勘查提供了新的依據。

我國的稀土資源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四川、江西等地,重稀土主要分布在華南地區。雲南省紅河州超大規模稀土礦的發現將改變我國中重稀土礦業空間分布格局,對振興當地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雲南紅河發現超大規模離子吸附型稀土礦

務實的作風是成果發現的關鍵

在河北省廊坊市,記者見到了紅河州稀土礦發現第一人王學求。

“您認爲此次成果的發現主要得益於團隊哪些優勢?”對於記者直奔主題的問題,他一語中的:“將研究與調查緊密結合,是我們團隊長期堅持的作風。”如他本人所言,王學求是一個學風務實的人。

在他不大的辦公室裏,並排擺放着兩張辦公桌,桌上錯落有致地擺放着地球科學、找礦等方面的書籍。引人注目的是,進門左側辦公桌後面擺放着一張單人牀。記者了解到,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尺度地球化學國際研究中心成立的籌備階段,以及紅河州超大規模稀土礦找礦攻堅時期,這裏既是辦公室又是他的家。成功沒有捷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王學求主持了國家級與省部級項目30餘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省部級科技獎數十項。

對於王學求的評價,該團隊成員說得更多的是“博學、專注、求真、務實”,做事不止於紙面。在紅河州項目中,他身先士卒,多次親臨野外一線,以自身專業技術指導野外工作,鼓勵大家堅持把野外當作成長的練兵場,利用野外實際數據支撐找礦成果。

受他對工作認真負責精神的影響,項目組大部分成員長期駐扎在野外一線。項目團隊負責人周建連續3年在野外的時間長達11個月,爲雲南省紅河州超大規模稀土礦的發現作出了重要貢獻。
雲南紅河發現超大規模離子吸附型稀土礦

團結奉獻
人才與項目共同成長

雲南省紅河州因美麗的紅河穿境而過而得名,這裏的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僅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就有31種、野生動物45種,是雲南“中華生物谷”重要基地,亞熱帶氣候孕育了旖旎的自然風光,豐富的自然生態同時也爲野外工作增添了困難。

該項目工作地位於紅河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馬鞍底鄉,地處哀牢山脈的東南端。紅河流域南岸,山高谷深、森林覆蓋、植被茂盛、水流湍急。他們取樣地點大多位於山谷底部蜿蜒河流的兩岸,山谷動輒數百米的高差以及河流兩岸高達數米的巨石,給採樣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通常需要數名隊員精誠協作才能完成任務。2020年7月,博士剛畢業的劉昱恆,第一次到雲南高山地區參與野外工作。盡管滿懷找礦熱情,但由於對河谷地形不熟悉,在下到最後一個河谷、完成當天採樣工作後,如何翻越高達3米多的山坡成了他“上岸”的最大難題。眼看天色漸晚,已經“上岸”的周建果斷再次翻下山,讓劉昱恆踩着他的肩膀、拉着隊員的手臂才成功翻越山坡。劉昱恆在這種堅持不懈、團結奮進的團隊氛圍中扎根雲南野外工作,逐漸成長爲可以獨當一面的團隊核心骨幹。這種精誠協作的例子在他們團隊數不勝數,而對於他們來說,這些是再平凡不過的事情了。

從2008年至今,該團隊除了收獲國家急需的中重稀土資源以外,團隊中成長起一批年輕人才。

立足新起點,整裝再出發。“選擇地質就是選擇與大自然爲伴,與山河共舞。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再立新功,是地質工作者的榮譽與義務,我們將以國家需求爲目標,發揮我們在物化探方面的技術優勢,爲國家尋找更多的礦產資源。”王學求在採訪即將結束時表示。

下一步,王學求研究團隊將在現有的成績基礎之上,對已發現的4個礦區開展進一步的鑽探驗證工作,推進區塊優選調查評價,促進公益性地質調查與商業性礦產勘查有效銜接;對超常富集區全域開展稀土資源潛力調查評價工作,對未開展調查評價的其餘異常區,開展1∶25萬、1∶5萬地球化學調查和異常查證工作;對中老緬越毗鄰區開展地球化學調查國際合作,掌握境外資源靶區,爲中資企業走出去提供支撐;加強對高海拔區離子吸附型稀土礦成因以及輕重稀土同時富集機理開展研究,改善我國中重稀土稀缺的現狀,讓中重稀土成爲中國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轉自《中國礦業報》)

今日鋁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