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第十九屆全國地質勘查行業發展與改革高層論壇在南寧召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葛紅林,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學義,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一級巡視員唐正國,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總規劃師陽柳鳳等領導出席論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地質礦產分會會長楊自安主持開幕式,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黨組書記、局長唐善茂致歡迎辭。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葛紅林講話
葛紅林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各項經濟指標均呈現出積極向上的表現。概括來說,生產穩健增長,投資結構優化,重點產品進出口向好,主要金屬品種價格走勢偏強,行業效益顯著提升,從市場角度講,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國新三樣和新興產業的發展,也很大程度歸功於其中的戰略性礦產資源的有力供給和保障。同時,當前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的健康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提高礦產資源的自給能力,有色地勘行業要找好礦、找大礦、找急需礦。
葛紅林表示,當前,地勘行業正處於一個大轉型、大變革的特殊時代,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對地勘行業的六大行情迫切:一是迫切需要加大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提供地質規劃建議、技術支撐和信息服務的力度。二是迫切需要加大清潔低碳能源和鋰、鈷、“三稀”、晶質石墨等戰略性新興礦產調查力度。三是迫切需要加大海洋地質調查力度,摸清海洋資源“家底”的力度。四是迫切需要加大城市地質工作的力度,服務城市地下空間科學開發利用,加大土地特別是耕地的地球化學調查力度。五是迫切需要加快推進綜合地質調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提升服務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的力度。六是迫切需要加大地質科技創新,着力在提高找礦勘探科技水平上取得新突破。
葛紅林認爲,地勘行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支撐作用越來越大,面臨新形勢,要加快實現六大轉變:一是加快從以資源爲主向資源環境空間多要素並重的轉變,從資源拉動向多要素驅動躍遷。二是加快地勘從傳統的固體礦產向清潔能源礦產和戰略新興礦產轉變。三是加快地勘從淺部向深部、陸地向海洋轉變。四是要加快地勘從境內向境內外並舉轉變。五是加快地勘從以採集數據提供地質報告向大數據挖掘提供解決方案的轉變。六是加快地勘行業從強調數量向重視質量和效益的轉變。
葛紅林強調,當前地勘單位需要注意四個問題:一是要深化改革,探索地勘事業單位與礦業央企和地方國企的優化重組,構造探採一體化的現代礦業公司。二是要聚焦主業,堅持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加快向高質量、高效率、可持續的發展方式轉變,着力塑造能夠持續創造效益的獨特競爭優勢。三是要聚焦主責,優先做好本省本區域的地勘工作,摸清家底,加快將地方礦產資源轉化爲地方經濟發展的資本。四是要減少內卷,在囯內,要營造企業自律、行業有序的地勘市場環境,在國外,要形成優勢互補、互相幫襯的地勘合力。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黨組書記、局長唐善茂致辭
唐善茂表示,多年來,廣西地礦局在有色金屬勘查領域取得了驕人成績,先後發現並探明南丹大廠錫多金屬礦、平果鋁土礦、桂西鋁土礦、大新下雷錳礦等一批大型礦牀,爲國家和廣西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十四五”時期,廣西地礦局積極推進事業單位改革,聚焦行業發展,爲國家戰略性礦產和廣西特色優勢礦種找礦增儲,累計提交了109處經儲量評審的礦產地,爲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和推動廣西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總規劃師陽柳鳳講話
陽柳鳳表示,面對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要和改革創新發展的內在要求,地質勘查行業正面臨諸多機遇與挑戰。爲此,地勘單位一要加強資源與經驗共享,構建一個互信、互利的合作環境,共享各自先進技術、行業信息、改革發展經驗等資源成果。二要深入開展聯合科技攻關,以科技交流合作爲支點,圍繞找礦突破“卡脖子”理論和技術開展聯合科技攻關,努力爲國家找大礦、找好礦、找急需的礦。三要深化人才交流和培養,持續深化人才交流培養渠道,探索建立人才交流培養機制。四要強化創新驅動合作,抓住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產業經濟變革的新機遇。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學義作報告
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一級巡視員唐正國作報告
論壇上,徐學義作了題爲《“十四五”地質找礦主要進展與若幹思考》的主題報告。唐正國作了題爲《關於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若幹思考及相關工作進展》的主題報告。
會議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地質礦產分會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承辦。來自全國地勘單位、科研院所、地勘企業的200餘名代表,圍繞地勘單位深化改革、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及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等議題進行探討,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能源資源安全保障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