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你們熱情周到的服務,幫助我們解決了十五年的辦證難題。”隨着“泰悅園”小區住戶桂美芬女士將“爲民服務、排憂解難”的錦旗送到了正基地產歷史遺留問題工作組,標志着馬街保障性住房系列項目《不動產權證》辦理取得了重大進展。
雲南冶金馬街保障性住房系列項目(“泰悅園”小區)是爲了解決原雲南冶金馬街片區昆明冶煉廠、冶金汽修廠、冶金賓館等特困企業的職工住房困難而建設的民心工程,項目共分三期進行建設,一、二期共5.09 萬㎡、636套,分別於2009、2012 年建成並交付使用。該項目由雲南冶金授權正基地產組建“馬街項目部”,對項目實施建設管理。因諸多歷史遺留問題的原因,一、二期項目建成多年職工羣衆遲遲拿不到《不動產權證》,給職工房產確權、流通轉讓、財產分割、子女繼承等造成了重大障礙,成爲困擾職工羣衆的一個重大難題,也導致項目整體存在較大的維穩壓力。
2021年以來,自雲銅地產與正基地產實現業務融合,共同推進歷史遺留問題,確定了先辦理一、二期項目產權證的工作方向,先後完成了規劃、消防、綠化驗收、工程竣工驗收轉備案、發改委價格審核、資格審核等一系列艱難的前置辦證程序,爲辦理《不動產權證》奠定了良好基礎。
把準方向
情系羣衆“辦實事”
雲銅地產黨委堅持黨建引領,錨定化解企業遺留問題爲目標,發揮“把管保”領導作用,系統謀劃和研究辦證全流程,並化解維穩風險,打通堵點。以“解決職工羣衆急難愁盼問題”爲原則,踐行“我爲羣衆辦實事”的初心使命,凝聚各方合力,綜合施策,指定一名領導班子成員牽頭負責推動歷史遺留問題,成立歷史遺留問題專項工作組、中銅先鋒“黨員突擊隊”,全員以釘釘子精神推動《不動產權證》辦理和日常維穩工作落實,上下聯合攻堅,努力推進保障房辦證歷史遺留問題應化盡化。特別是2024年以來,雲銅地產黨委以“新中鋁”建設大討論和黨紀學習教育爲契機,領導班子成員堅持“四下基層”推動工作,依法依規、實事求是分類化解歷史問題,使馬街保障房歷史遺留問題獲得了實質性推動。截至目前,項目已辦理《不動產權證》432本,切實增強業主職工羣衆的幸福感、獲得感。
主動作爲
優化服務“暖人心”
在辦理《不動產權證》過程中,因出現了主申請人單方、雙方亡故、婚姻變化、合同籤署不規範等諸多情況,導致無法按照正常流程進行辦理,造成新的難點、堵點。涉及保障性住房認購資格審核、產權共有等多方面問題,成爲後續辦證難啃的“硬骨頭”,如處理不當,將會形成嚴重的不穩定因素。
工作組立足“我爲羣衆辦實事”活動,堅持需求導向,把化解歷史遺留問題作爲檢驗羣衆滿意不滿意的衡量標準,按照“一戶一策”、“一事一議”的工作原則,對主申請人雙方亡故如何進行審核事宜,數十次往返昆明市住房保障中心收件窗口進行諮詢了解,收效甚微。
“我們直接找到昆明住房保障中心分管領導,經多次溝通協調後,最終取得52戶主申請人雙方亡故的完全產權證辦理表,待家屬辦理完相關公證,完成權利人變更後,即可進入下一流程”,工作組成員張國輝說到。即便流程繁瑣復雜,但小組成員推動辦證的步伐從未停歇,工作組認真分析思考,轉變工作方向,迎難而上,最終突破障礙取得進展。針對其他類型的問題,工作組按照“先易後難”的工作方法,持續與相關政府職能部門進行溝通、協調,不斷打通流程難點、堵點。
精準施策
對症下藥 “解民憂”
“多年積蓄購買的房子,卻因拿不到‘紅本本’,變成了不能交易、無法抵押的問題資產,心裏真不是滋味”,業主黃先生感慨道。
工作組通過逐一核實、面對面交流、分類實施“三管齊下”,對保障房《不動產權證》業主進行權籍調查和復核,逐戶認定,收集審核材料620餘份,提供全程辦事指引,悉心講解業務流程、辦事材料,爲化解問題和矛盾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職工羣衆日夜盼望早一天拿到產權證,我們通過政策宣講,梳理流程,盡最大努力幫助業主夢想成真”,工作組成員張朋在雲南稅務分局陪同指導業主申報契稅時說到。
公司借助區域政府“化遺辦”力量,政企聯動,高效促進審批質效。工作組積極與昆明住房保障中心、雲南稅務分局及雲南冶金等多個部門對接,推動工作落實,辦結疑難雜症件80餘戶《不動產權證》,真正做到了爲羣衆“辦實事解民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爲人民謀幸福,爲民族謀復興,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下一步,公司將一以貫之,秉持着“用心服務、讓職工羣衆滿意”的宗旨,謀劃更多便利企業職工羣衆的服務舉措,進一步提升職工羣衆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努力推進保障性住房系列項目辦證工作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