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瑞木KBK礦山青年員工鄧忠烜獨立開發的就餐APP,簡化流程、節約人力物力、降低成本、保障安全,推動礦山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水平又上了一個新臺階。該APP自11月1日正式下線運行以來,得到廣大礦山員工的一致好評。
今年只有24歲的鄧忠烜,2023年從武漢科技大學選礦專業畢業後來到KBK礦山工作。他一個人用時1個月就完成了本該由整個團隊合作開發的任務,包括前期用戶需求調研、中期程序開發、後期程序下線試運行,可以說創造了一個奇跡。
當被問及爲何會有開發這樣一款APP的想法時,鄧忠烜表示:“我親眼目睹了因充值機器出現故障而無法進行充卡,從而影響員工正常就餐的現象。出於無奈我們只能通過發放餐券的方式進行就餐,而餐券的防僞又是一個問題,當初的解決方案是手動印章,但這樣做效率低,且佔用辦公室人員大量時間。”
該APP在礦山餐廳投用近半個月以來,得到了廣大員工的高度評價。採礦作業區員工董耀駿在用戶體驗調研時表示:“使用二維碼刷卡就餐就像國內掃碼支付一樣,非常方便,再也不用擔心丟飯卡和忘帶飯卡了。”另一位員工伍科成表示:“二維碼的推行,極大優化了業務流程,整個業務線變得高效了起來。期待未來更多基於實際需求的程序被開發出來,希望我們有一天也能用上刷臉錄入。”
當被問及相較於之前,該程序帶來了哪些明顯改變時,鄧忠烜表示:“之前每周需要手工充值,各作業區充值明細單需領導審核籤字,且飯卡的數字信息無法批量遠程控制。APP上線之後各作業區不需要每周線下專門派人到礦辦進行飯卡充值,只需遠程提供充值人員信息;不需要線下找領導審批單據,遠程線上形式確認即可;刷二維碼直接就餐即可;充值數據可以通過網絡遠程上傳,實現了集約化、信息化、高效化辦公。總的來說,極大縮減了業務流程,並實現對員工飯卡更精細化的控制,依託礦山現有網絡及服務器,不需要額外購置設備。”
盡管該App在極短時間內就完成了從開發到下線投用,但其開發流程並不輕鬆。當被問及開發過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難挑戰時,鄧忠烜說:“端到端的獨立開發既有優勢,也有缺點。優勢是全流程把握,可以完全按照開發者的想法實現功能,技術選型自由,不受團隊控制,可以快速迭代和調整方向等。缺點是工作量大,需要同時處理前後端、部署等多個方面,debug和測試全由個人完成,技術廣度要求高,需要掌握多個領域的技術,持續學習新技術。”鄧忠烜表示:“未來,我還計劃將其升級爲刷臉錄入。”
據了解,該程序開發涉及數據庫備份恢復、心跳包長連接、WebSocket服務器通信等多項前沿技術。支持多臺設備同時運行。只要在餐廳放置一臺簡易安卓手機,通過WIFI連接局域網,IT相關人員將端口映射到服務器的端口即可滿足網絡通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