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主與環保專家爭議:環保稅對企業影響有多大?

中國網財經 2018-01-11 09:20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從1月1日起,直接向環境排放氣、水、固體和噪聲,需要繳納環保稅,預計一年徵收額可能達到500億元。徵收環保稅是引導企業綠色轉型的必然,但是對企業的影響也客觀存在。環保稅對企業影響有多大呢?近幾天,企業主與環保專家開始爭議起來了。

  企業:環保稅增加成本

  身在廣東的養雞專業戶何永建發現,因爲環保稅,每只雞的養殖成本上漲了1元錢。而在上海、天津、江蘇等地,環保稅徵稅標準甚至達到廣東的2-8倍。在何永建看來:“成本如果增加5元,只能退出市場了。”

  同樣感到壓力的還有水泥行業,四川一家水泥廠相關負責人透露,大氣污染排放費改稅後,每當量從1.2元漲到3.9元。“從工廠目前的統計數據來看,我們一年的排污費300萬左右,會增加到一千萬左右的環保稅。”

  專家:環保稅初衷不是爲了增加財政收入

  但是在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劉澄看來,國家徵收環保稅的初衷不是爲了增加財政收入,而是促進企業減少污染、綠色轉型。同時,各地不同的產業升級規劃,也決定了差異化的環保稅。

  劉澄說:“同樣一個養殖行業,在各省的負擔差別較大,實際上也體現了不同省份的稅收導向政策。比如:家禽養殖行業從業者反映廣東的稅負比較重,會造成很大的經營困難,實際上這也反映了廣東產業轉型的政策導向。也就是說,未來一些養殖企業,可能就要從沿海地區,從廣東這些地區,逐步向東北、向西北轉移。”

  差別稅率對企業進行甄選

  促進企業減排的意圖也體現在環保稅的減免規定上,比如:企業如果污染排放大幅低於標準排放濃度,可以享受25%和50%的環保稅減免。差別稅率對企業進行甄選、分化,高污染、低效能企業將被擠出市場,而高效能、低污染企業從中受益。河北某熱力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因爲燃料從煤炭換成了天然氣,他們降低了污染物排放,同時也降低了環保稅。“以前每年的排污費在300多萬,煤改氣以後,環保稅大概也就是60多萬。”

  污染排放大戶將被戴上緊箍咒

  全國範圍內,涉及繳納環保稅的企業數超過500萬戶,涉及火電、鋼鐵、水泥、電解鋁、紡織等數十個行業或是鋼鐵廠、冶煉廠、化工廠、烤漆廠等“排放大戶”。在深圳市人環委環境監察支隊相關負責人看來,污染排放大戶未來會被環保稅戴上緊箍咒。

  相關負責人表示:“比如石油、造紙以及一些產能過剩的行業,對他們來講,接下去的壓力會很大。費改稅以後,他們需要更多去考慮提高他們的減排力度,促使他們產業結構升級。”


今日鋁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鋁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