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鋁河南洛陽鋁加工有限公司生產運行部連續3年獲得公司先進集體,2018年,完成商品材83084噸,同比增長了13.3%,創歷史新高;金屬佔用比完成1:1.23,在中鋁集團和業內處於領先水平;模擬連續生產水平躍上新臺階,達到3:3:4;平均交貨期25天,最低達到7天交貨,全年平均交貨期提高10%。依靠這些閃光的數據,讓該公司扭虧增盈,完成國務院國資委三年脫困掛牌督辦經營目標,步入了可持續和良性發展的新時期。
一個設計年產能爲10萬噸的高精度鋁板帶項目,三年前產能利用率僅有50%左右,是什麼祕訣使其在短短三年時間達到了83%的呢?該公司生產部爭當產能提升的先鋒證明了這一切。
牽緊“牛繩”
鋁加工企業的班組和機臺承上啓下,是生產組織的中間和關鍵環節,也是主要控制要素,班組和機臺班計劃完成率對生產效率至關重要。生產運行部在三年來的生產組織中,圍繞承擔的扭虧增盈主指標,始終牽緊班計劃執行率這根“牛繩”,傾力打造具有“剛性”和“權威性”的班計劃考核體系。在快幹快停、快進快出、先進先出等方面積極借鑑業內先進管理經驗,探索生產組織規律,根據實際不斷完善班計劃激勵機制,促使生產計劃的準確性、權威性、靈活性不斷增強。首先是建立以促進產出爲核心的以班保天、以天保周、以周保月的“連環保證”機制,考核辦法具體到每噸的獎懲,當天出考核結果,使公司30多個機臺和50多個班組逐步形成了“以完成班計劃爲榮,以完不成班計劃爲恥”的生產理念;其次是抓兩頭帶中間,讓效率排名靠前和靠後的“典型”均在公司門口的電子屏幕上出“頭”露“臉”,通過實打實的獎優罰劣激勵措施,使各機臺爭先恐後,蹦跳觸高,生產紀錄不斷刷新;三是以產量績效考核爲抓手,建立分配機制,讓上下工序爭坯料、盯原料、搶資源成爲一種常態,打破了以前上、中、下遊有料就幹、沒料就等的弊端。靠着這種機制,2050軋機軋制速度實現了由每分鍾300米到1000米的設計速度的轉折;2400熱軋機通過量月突破10000噸,產能提升30%以上。2016年以來,該公司產量年均增幅15%,2018年創造歷史新高,實現了3:3:4均衡生產組織目標,前鬆後緊和不鬆不緊的問題得到了根治。
“不爲失敗找借口,只爲成功找方法。”這是熱軋工序銑牀丁班班長、共產黨員王苗的座右銘,每次當班他總是提前到崗,觀察詢問上班的生產情況和設備的狀態,事先精心優化本班的生產任務,使得班組從不幹“背工活”,產量始終領跑車間,他也因此連續兩年榮獲公司勞模。冷軋工序2050軋機丙班以“細、嚴、快、穩”的特點,嚴格執行公司不讓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的質量管控理念,靠着產量和質量指標,全年5次獲得“提質增效”班組勞動競賽第一名。
關小“閥門”
生產部主管公司上億計的在線金屬和線下廢料,按照關緊在線金屬和資源節約“閥門”的思路,實現了資本運營效益的最大化,提高了原料採購等資金利用效率。在現場,對熱軋、冷軋和精整工序的在線金屬實施定量和定位管理,對熔鑄消化廢料嚴密監控,盡可能提高廢料就地消化佔比,出臺了呆滯金屬超期考核辦法,明文規定超過一個月的按噸位考核責任車間和本部門主管人員。2018年11月,1450覆膜機生產中因覆膜粘度問題導致2噸金屬被質檢判定不合格,生產部對精整工序主管領導進行了全公司通報並處以相應的經濟處罰。依靠“鐵腕”管理,金屬佔用比持續優化,走在了行業前列。
下設四個運行調度,負責生產現場所有問題的協調督辦,同時還監督班務會質量、長明燈和跑冒滴漏等不起眼的“小事”,盡管事無巨細,都能處理得有條不紊。按照“省下就是賺到”的思路,在水電氣等資源合理利用方面做文章,深挖多方降本增效潛力,並取得了扎扎實實的成效。去年夏季,爲了保證二次水有效和循環利用,實現零排放的環保目標,動能專責學以致用,對公司原設計的管路實施了集中改造,完善了回收和淨化功能,每月節約用水7000立方米以上,既規避了繳納水資源稅的風險,還把二次水銷售到地方市政等部門,實現綜合創收。通過借鑑外單位經驗,對空壓機餘熱進行利用,僅投資3.95萬元,就實現生產區2000多平方辦公區域的餘熱供暖,2018年直接節約電費、採購設施、維護等10萬元左右,成爲公司技術攻關一等獎項目。
當好“龍頭”
作爲生產組織的中心和龍頭,生產部始終把提高生產效率、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凝集幹事創業的力量牢牢抓在手裏。支部書記、部長郅國帶領黨員佔主體的13名員工認真實踐“以業績論英雄,靠實幹創實效”的公司精神,團結協作,各盡其責,把一個團隊打造成爲愛崗敬業、履職盡責、勇於擔當、作風潑辣的模範羣體。爲了確保產技銷領域齊心協力,銜接順暢,生產部的定期例會制成功解決了訂單、資源和質量等經常存在的矛盾;每日的晨會、調度會制度,風雨無阻,雷打不動,使生產現場的一系列問題在第一時間得到妥善和快速處理;針對現場值班紀律時緊時鬆和個別幹部脫崗問題,部門實行每天20點和23點兩次現場集中籤名,用硬招和實招讓夜間和白天的生產秩序一樣有序緊湊,保證了現場生產、裝備、質量、安全等環節緊密融合,實現高效率、快節奏運轉。
爲了及時掌握市場信息和客戶訴求,生產部長和計劃員成了編外營銷員,隨同業務員多方跑市場,虛心向客戶徵求意見。原料出現保供不到位的時候,部門主管人員和採購人員還一起登門催貨。冷軋工序計劃員宋曉明,月均出勤26班以上;榮獲公司崗位明星稱號的精整工序計劃員張偉欣、優秀調度員劉雙龍等,嚴控計劃節點,時刻關注各機臺生產進度,遇到瓶頸問題設身處地協助車間,使一度落後的精整車間生產逐步順暢,工序間班計劃完成率屢創新高,確保了83084噸商品材的產出。
靠着忠誠、擔當、有爲,生產部的業績獲得公司一致認可,用產能提升的驕人業績唱響了公司經營管理能力提升和經營效益不斷改善的動人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