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
23日滬銅主力合約收於46870元/噸,跌0.55%。23日,LME庫存減少3600噸至28.4萬噸,LME注銷倉單佔比25.4%,佔比較上一交易日上漲;SHFE銅倉單減5213噸至5.5萬噸。而上周,SHFE庫存較前一周減少1.1萬噸至14.1萬噸,而上海保稅區銅庫存環比減少1.6萬噸至31萬噸,保稅區已連續減少達20周。量價方面,23日滬銅所有合約較上一交易日成交量增加5.8萬手至24.1萬手,持倉量減少7678手至58.1萬手。其中,主力合約前20名買單持倉量減少773手至7.0萬手,前20名賣單持倉量減少3082手至7.7萬手。今日1910合約與1911合約繼續顯back結構,但價差縮窄至40元/噸左右。
現貨方面,23日洋山銅倉單溢價83美元/噸,繼續維持高位,進口盈利窗口持續開啓。前一日LME現貨升貼水爲-28美元/噸,升貼水隨盤面下跌而下降。而國內,據SMM,23日上海電解銅現貨對10月合約報價升水160~升水200元/噸,各品牌升貼水較昨日下降25~30元/噸。整體而言,貨源較寬裕,持貨商換現意願加強,下遊保持剛需,成交多爲完成長單交付者。
據海關總署數據,中國8月中國進口廢銅10萬噸,環比減少21.6%,同比下降達到55.5%。1-8月累計進口廢銅109萬實物噸,同比減少31.5%。中國銅進口逐漸由廢銅端轉向精銅礦。祕魯能源及礦業部長Francisco Ismodes上周四表示,預計到2022年的三年內,祕魯銅產量將增長27%,並稱,今年祕魯銅產量有望達到250萬噸,略高於去年的244萬噸。近日,日本最大的銅冶煉商--泛太平洋銅業公司(Pan Pacific Copper,簡稱PPC) 營銷部門總經理Naoki Kojima周五稱:預計2020年全球精煉銅消費和供應將分別較之前一年攀升1.5%和1.7%。並預測2020年全球銅市場將短缺3.8萬噸,今年缺口爲8.9萬噸。
近日傳出祕魯礦端增加產能消息,預計下半年精煉銅供需缺口或將縮窄。而國內7、8月電線電纜企業開工率同比上升,精銅制杆開工率好於預期,電網投資有回暖跡象。進入9月,交易所庫存陸續減少,保稅區庫存持續下降,“金九銀十”預期較爲樂觀。但消費預期具有逐年前移跡象,且銅價月初至今已積累一定漲幅,而期價內強外弱,LME銅庫存仍處於較高位,短期滬銅恐受外盤拖累,重點關注進口套利機會。
策略:
1.單邊:觀望;2. 跨市:若進口盈利開啓可正套;3. 跨期:暫無;4. 期權:暫無
關注及風險點:
1.經濟持續下行拖累需求;2. 電網投資不及預期;3. 避險情緒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