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市邏輯:
中期邏輯:全球銅精礦供應未來5年剛性增量比較小,而彈性增量主要取決於價格,而精煉產能雖然投放較多,但是受限於銅精礦供應,實際供應增量不足以使得銅價格再度下跌,因此中期銅價格築底預期明顯。
短期邏輯:由於中國新增冶煉產能投放,精煉供應預估在2018年底或集中增加,限制銅價格的反彈空間;不過,短期內,精煉銅供應彈性不大,銅礦山存在罷工的風險,供應更容易受到幹擾。中國公布對美第二批關稅清單,主要涉及銅精礦、陽極銅和精煉銅,但由於全球貿易路徑較多,加上總量不大,因此,影響力量不大,整體銅價格短期仍以反彈預期爲主。
走勢分析:
8日,現貨市場升水幅度小幅下降,主要是1808合約流動性日趨降低,買賣價差較大,對於套利盤而言,失去套利空間,買盤興趣下降;下遊採購在經過此前一個交易日的活躍轉入低迷。
1808合約當前持倉量下降至4.8萬手,持倉量下降速度較緩慢,並且後續合約對1808合約繼續走低,1808合約呈現偏強的局面。
上期所倉單8日繼續下降,由於現貨繼續延續升水格局,依然對倉單有一定吸引力,倉單的下降則進一步支撐近月合約,期現市場繼續相互支撐。
8日,洋山銅升水溢價持平,7月進口數據顯示,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量爲45.2萬噸,環比小幅增加,進口依然維持在高位。
LME庫存8日小幅增加,主要是歐洲和美洲地區增加所致,不過,由於增幅較小,整體上暫時仍然不改變LME庫存下降的趨勢。
另外,7月進口銅精礦184.5萬噸,較6月份進口175.7萬噸再度增加,一方面主要是加工費較好的刺激,另外一方面,國內新增冶煉產能開始逐步試產,未來原料準備也促進進口的增加。此外,7月粗銅和陽極銅進口加工費下降,也促進原料結構的變化。
宏觀面上,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第二輪關稅計劃,對價值160億美元的進口中國產品徵收25%的額外關稅,8月23日生效。
綜合情況來看,原料進口的進一步增加,顯示出新增冶煉產能投放未來形成供應的壓力預期逐步加強;美國貿易政策的打壓或引發後續中美貿易的進一步升級。不過,短期的供應彈性並不高,去庫存的現狀依然沒有扭轉,短期銅價仍然傾向維持反彈結構。但中國新增冶煉產能較爲集中,以及印度冶煉廠尋求復產,因此,限制銅價格的反彈強度。不過,礦供應可能跟不上冶煉產能步伐,又反過來限制冶煉壓力,因此當前至2019年一季度,銅價格走勢或比較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