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滬銅主力合約開盤 50400 元/噸,收盤 50360 元/噸,1.53%,成交 16.52 萬手,持倉 20.14 萬手,滬銅高開高走。
現貨市場:上海平水銅報價在 50430-50450 元/噸,較上一交易日漲 500 元/噸,現貨升水縮小,在升 60-升 60 元/噸。下月票,成交表現尚可。
庫存:LME 庫存較上一交易日增加 3450 噸,至 217600 噸評:9 月 17 日,據媒體報道,最近有消息稱印度 Vedanta 有重啓希望,法院一方傾向煉廠重啓,開啓時間點在 2018年末或 2019 年初,但是當前未得到證實,是否爲礦企釋放出的煙 霧彈也有待查證。 粗銅方面,供應依舊處於偏緊狀態,南方區域廣西金升重啓以及富冶的檢修提升了粗銅需求量,當前南方到場加工費集中在爲 1500 元/噸附近,北方到場保持在 1600 元/噸較爲普遍,進口 CIF 則位於 180-200 美元/噸。
9 月 24 日,國務院在反擊美國對我國 2000 億美元商品徵收 10%關稅的同時發布了《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上周美國 2000 億美元關稅開始徵收的消息出來後,市場情緒在當日早盤壓抑之後迅速反轉,國際國內有色金屬集體迎來大漲,仿佛貿易摩擦已經解決,市場迎來狂歡。但從公布的白皮書來看,雙方貿易摩擦沒有結束,而是進入了新階段,政府背書貿易摩擦的事實與立場,雙方貿易摩擦將進入持久戰。盡管對市場情緒的打擊沒有之前半年來的迅猛和激烈,但是雙方貿易摩擦對兩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已經全球市場有色金屬的需求的影響將會逐漸加大。
中美貿易摩擦進入新階段,隨着雙方對峙的持續升級以及常態化,貿易爭端對市場影響開始由短期市場情緒轉爲長期供需關系,也就是說貿易摩擦對短期銅價的影響開始減弱,開始從長期供求格局影響銅價走勢。目前來看,上周消息落地,利空轉爲利多,市場做多情緒還未完全散去,壓抑許久的滬銅走出反彈行情。但中性的基本面並不支持銅價大幅上漲,在 50000 元/噸上方需謹慎看多,不可盲目樂觀,認爲突破壓力位即將迎來大行情。短期滬銅將會維持偏強走勢,支撐位在 50000 元/噸,壓力位在 51000 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