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事件拉低銅價,基本面或仍存反彈機會
【盤面回顧】受硅谷銀行、瑞信銀行暴雷風險影響,滬銅主力期貨合約在上周一度跌破6.7萬元每噸,總持倉小幅上升至42萬手,上海有色現貨也因此升水擴大至130元每噸。進階數據方面,精廢價差大幅回落,逼近100元每噸;TC上漲2.1美元每噸至77.9美元每噸;現貨進口重新回到虧損。
【產業表現】外媒3月15日消息:祕魯能源礦業部(MINEM)的數據銷售,世界第二大銅生產國祕魯在2023年1月的銅產量爲198,621噸,較2022年1月的199,255噸下降0.3%。MINEM表示,產量下降主要是因爲主要銅礦產量下降,其中Sociedad Minera Cerro Verde 的銅產量比去年1月份減少0.3%、安塔米納礦業公司的銅產量比上年同期減少21.9%,南方銅業祕魯公司的產量同比減少6.3%。從各家公司的產量份額來看,Sociedad Minera Cerro Verde的產量佔到祕魯全國總產量的9.2%,其次是安塔米納公司(15.5%)以及南部銅業祕魯公司(15.0%)。
【核心邏輯】銅價在上周的大幅震動和宏觀風險事件密切相關,不過從上周五日盤和夜盤的止跌回升走勢上看,該風險或已得到控制。因此我們認爲,在風險事件得到控制的前提下,銅價短期內依然有望依靠基本面小幅偏強,但是由於本周有美聯儲利率決議,在操作上並不適合提前布局。
【策略觀點】持幣觀望,等待美聯儲利率決議後再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