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滬銅以跌爲主,主力最高衝至50780,目前回落到48000附近,可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供應端來看,全球銅精礦供應較爲穩定,預期內並無大規模罷工發生的可能性,這得益於頭部公司勞工合約籤署較爲順利,且有一定程度讓利。全球範圍內銅精礦多有小的幹擾因素,例如智利國家銅業公司稱,已經終止與加拿大公司在Chuquicamata銅礦的合同,因該工程公司未能完成工作任務,Chuquicamata去年12月12日開始檢修,原計劃2月初就可恢復生產,後來宣布延長檢修時間至3月底,然後又推遲至4月中旬,此舉或許會使得Chuquicamata銅礦的冶煉廠恢復生產日期進一步延後。此類事件在未演變成影響到嚴重影響到全球銅精礦供應的情況下,對銅價的影響在最近一階段影響已經越來越弱。
加工費方面,目前國內的現貨粗煉費(TC)已經跌破80美元/噸,加工費的下滑說明精礦供應一定程度上是緊張的,但這也需要進一步分析。首先加工費波動有其歷史規律,一般而言,11月到次年的4月加工費是逐步下滑的,而4月到10月加工費是呈上漲趨勢,如果這一規律存在,今年4月之後預計加工費會有緩慢擡升的趨勢。
還有一個問題是冶煉廠產能的擴張使得精礦相對來說出現了不足的情況,目前銅冶煉廠的檢修基本都在計劃範圍之內,突發停產檢修狀況較少,今年到目前爲止新增產能2.5萬噸,預計8月份之前還有45萬噸新增產能投產,煉廠預期礦緊張,大量提前買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TC下滑的趨勢。所以從以上來看,我們傾向於加工費可能進一步由於冶煉廠擴張的原因而下滑,按歷史規律走升的可能性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