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過去數十年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的銅需求在不斷提高,然而隨着中國進入經濟增速放緩的階段,銅需求增速是否也將隨之減少?未來終端行業用銅量潛力增長點在哪?
據此,國際銅業協會中國區總裁周勝表示,未來中國銅需求仍將在合理區間繼續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長。新城鎮化建設、電網投資、新能源發電、新能源汽車等因素將在建築、電力、交通等傳統領域拉動新一輪銅需求增長。“2025中國制造”、“國家大氣污染防治任務”等國家政策利好用銅,銅網箱海水養殖,等新應用領域,將爲銅開闢新的市場和機遇。
中國銅需求佔全球比例在提升
隨着中國經濟的增長,中國銅需求量這些年大幅度上升,中國銅需求量在2002年超過美國成爲全球第一,應該說中國也是全球銅需求的發動機。中國銅需求量佔全球需求量比例從2006年的20%不斷提高到2016年的46%,2016年中國銅需求量爲1260萬噸,跟其他國家相比,中國銅的用量在很多領域都是領先。
銅需求增長的驅動因素:
通常銅需求增長有兩類驅動因素,一類是規模的增長驅動,即由於宏觀經濟的發展帶來用銅設備的增加,比如幾萬公裏線纜的增加或者是幾千臺變壓器的增加。另一類是增長模式的增加或密度增加,密度增加是設備單位用銅量的增加。變壓器、電機其他的設備單位用銅量隨着時間會有增長,這就是模式的增長。
國際銅業協會數據顯示,建築行業爲銅最大的終端消費市場,佔比達22%。其次分別爲基建20%、交通運輸13%、工業11%、空調及制冷10%、電子信息5%及其它19%。
1、建築行業
建築行業和房地產行業有概念上的區別,建築行業比房地產行業大很多,從規模上講是房地產行業的兩倍,但統計數據裏既包括房地產公司的總數據,也包括各個政府部門的投資的建築,或其他企事業單位的建築,而這部分數據不容易獲得,這也是大部分分析師只看房地產行業而不是建築行業的原因。
2016年建築行業的竣工面積是42億平方米,與2015年持平,其中城鎮住宅竣工面積達28億,佔總建築業竣工面積超50%。從密度增長上看是提高的,首先單位平米銅用量在過去5年中有較大增長,2016年銅密度爲0.34公斤每平米。未來新型城鎮化建設是發展的動力,特別是住宅建設領域。我國多年來提高住宅用銅量水平,一是安全要求及質量保障,導線必須用銅;第二是靈活性的要求,隨着用電設備的增多,家裏固定插座增加;此外節能減排也是對導線特別是導線的截面有要求。這幾個領域標準提升會對住宅的單位面積用途量會有提升。
2、基礎設施行業
基礎設施用銅行業主要是電力行業,2016年國內基建銅需求量約爲260萬噸,其中電力設備佔比約爲92%,通訊設備佔比僅約8%左右。
基礎設施行業主要有兩大設備:電力電纜、變壓器。電力電纜並不完全用在電力行業,建築行業也會使用,但電力行業是電纜的使用大戶,國家電網公司是最大用戶。
電力投資近年來穩步增長,其中,電網投資2016年大幅增長。電網投資所帶來的銅增量是來自於電源的增量,單位投資是投資在電源上還是電網上所帶來的增量不一樣。電網投資提高的趨勢下,整個電力行業的用途穩步提升。再看電源行業,雖然電源行業平均投資率低於電網,但它仍是電網主要使用領域,特別是新能源,包括太陽能發電和風力發電,用途密度很高。傳統發電用銅量在每千瓦大概一公斤左右,新能源發電包括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用銅量在每千瓦達到3—4公斤左右。隨着新能源的發展,電源側的用途也在提高。
3、交通運輸行業:
交通行業用銅量約爲160萬噸,其中汽車用銅量便佔了一半左右。汽車以外的包括鐵路、船舶、航空所佔比例較小。從規模來看,2016年汽車廠量達到2800萬輛,連續八年蟬聯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量超過50萬輛,居世界第一位。同時根據政府的規劃預計到2020年,中國整個汽車產量將到3000萬輛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車達到2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用銅量高於傳統汽車,每輛傳統汽車用銅量爲20—30公斤,新能源汽車用銅量是其一倍左右,而高端新能源汽車用銅量要達到上百公斤。隨着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可以預見銅在交通領域的用量會提升。
4、工業領域:
工業領域銅需求量約爲130萬噸,其中54%用於變壓器和電機,其餘的46%是在非機電設備上。工業領域這幾年用銅量呈穩中有降的趨勢,隨着經濟進入新常態,如果從市場規模的角度看,對銅的拉動意義不大,但是從密度的角度看,集中力很強。電動機市場用銅量約爲50萬噸,是一個相當大的用銅市場。
單位用銅密度跟能源效應直接相關的。近20年前,國際銅業協會首先推動了電動機能源效應的制訂標準,最初是IE0級效應,現在最低效的是2級效應,而且3級和4級效應也達到了一定的氛圍。所以從這個角度電動機的用量提升。另外一個是變壓器市場,跟電動機類似,也是50萬噸數量級。效應水平決定了銅的用量,可以看到從最早九級的效率到現在的11、13甚至是15的效率,它這個單位用銅容量的密度是提高的,從0.6、0.7到0.7以上,隨着效應提升、隨着中國綠色發展,節能減排工作的推進,應該說在這兩個領域銅用量有穩步增長的需求。
5、家電領域:
家電領域銅需求近年來保持穩步增長,空調的用銅量決定了家電的用銅量。空調方面主要體現在城鄉差異上,目前城鎮空調已經進入飽和的水平,每百戶擁有量107臺,而鄉村的水平比較低,擁有率僅有34%。如果它能達到城鎮的一半水平那也有相當大的增加。所以未來空調增長量是在農村市場,隨着農村市場水平的增高,它的空調用量會逐步增高。
6、新應用市場及領域——清潔採暖設備
銅在採暖市場上的應用是不夠的,基本上都是其他的材料來取代銅或者是壟斷這個市場。但其中一個產品空氣源熱泵中,有很多是用銅來做熱泵交換器,平均達到用銅量十公斤以上,特別是應用於採暖設備以後達到二十公斤,這能夠推動空氣源熱泵市場的增長。自從銅業協會介入到空氣熱泵這一市場後,這一市場從零開始,成立了產業聯盟,經過十年的發展,復合增長率超過其他熱水器的復合增長率。現在新的機遇就是解決霧霾問題,特別是華北京津冀地區霧霾嚴重。國家先後出臺了包括大氣污染、治理行動等一系列的政策,特別是最新的政策是提出28個城市要大幅度地治理散煤的燃燒問題,在這些城市,特別是這些城市的農村地區,散煤是用來冬季採暖的重要手段,如果用電或者是空氣源熱泵取代散煤的話會大大改善環境,對於銅行業來說也是很大的需求量。2015—2016年,空氣源熱泵使用達到28倍左右的增長,原因就是在華北地區大部分採用空氣源熱泵項目,特別是農村的煤改項目中大量採用。
7、新應用市場及領域——銅網箱海水養殖
銅網箱有防止生物附着、可回收等優勢。以銅網箱替代尼龍網,最大的問題就是一次性投資,就投資來講,銅網箱是傳統尼龍網的2倍以上,這超出小的養殖戶的承受能力。但是隨着中國政府對養殖行業“十三五”規劃的出臺,其中一個任務就是建一萬個深海網箱。尼龍是無法做到深海養殖的,這對銅網箱來說是很大的機會。同時,還有一個更大的網箱叫做圍網,就是島嶼之間用銅網,相當於圍和一個區域,每一個深海網箱用20公斤銅,圍網用銅量將會更多,這將帶來一個巨大的銅需求市場。但是這當中最大的障礙是初投資,相對於尼龍兩倍的價格對於資金不太充裕的漁民來講是一個障礙。國際銅業協會中國區總裁周勝在會上呼籲大家關注這一市場,看是否能提供租賃方式,從投資回報的角度也完全可以當做一個正常的商業運作,更多的人進入到這一市場,將拉動銅網箱在這個領域的使用,這對銅行業的發展會帶來很大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