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銅產業鏈發展高峯論壇召開

中國有色金屬報 2019-07-16 10:48

428111

7月12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指導,中國有色金屬報社、華泰期貨有限公司主辦,煙臺國潤銅業有限公司協辦的2019中國銅產業鏈發展高峯論壇在煙臺召開。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原常務副會長高德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範順科,協會副祕書長兼重金屬部主任胡長平,上海期貨交易所商品一部資深專員張毅秀,華泰期貨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強,煙臺國潤銅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都衛國出席會議。中國有色金屬報社社長張湘斌、副社長安仲生以及華泰期貨北京分公司創新經理張繼青分別主持論壇。

本屆論壇是在國際形勢紛繁復雜、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環保政策日益趨嚴的背景下召開的,就銅行業發展趨勢、行業熱點痛點難點問題、未來產業發展趨勢等,開展交流,促進合作,共同應對挑戰。本屆論壇得到了上海期貨交易所、鞍山發藍股份公司、考拉礦業觀察、撲克投資家等單位及媒體的大力支持。來自國內銅採選、冶煉、加工企業,以及交易所、期貨、貿易、物流等行業代表120餘人參加本次論壇。

範順科在致辭中表示,我國是世界第一大銅消費和進出口貿易國,已形成了集地勘、採選、冶煉、加工制造等於一體的、完整的產業體系。當前,從我國銅產業鏈上講,呈現以下幾個特點:產業鏈是倒寶塔形,不完全配套;我國是銅資源小國,銅原料對外依存度80%以上,是平衡貿易順差的重要力量;抵御風險的能力不斷增強,資源控制能力逐步增強,銅加工材淨進口逐漸減少;合適和相對穩定的銅價有利於我國銅戰略資源安全,有利於產業鏈協調發展。他指出,當前我國銅產業的發展仍面臨着諸多挑戰:國內銅冶煉和加工產能擴張的步伐依舊過快;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緩慢,創新驅動仍是產業短板;環保壓力加大,尤其是廢雜銅進口政策收緊,對原料進口結構和產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對此他建議:一要堅持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二要堅持綠色發展和智能制造,加快推進綠色發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一部分,銅加工要向智能制造方向轉變。三要加強自律,加強協同發展,謀求共贏,企業和行業都要加強對新情況、新問題的深入研究和預判。四要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發展機遇,積極拓展在沿線國家開展資源、產品、技術、裝備、服務等全產業鏈的發展空間,穩步推進國際產能合作邁上新的臺階。

張毅秀介紹了上海期貨交易所近年來的發展情況。他表示,伴隨着我國經濟的穩步發展,近年來,上期所在管理風險、發現價格、配置資源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一是上市品種不斷豐富。目前,已有16個期貨、2個期權交易品種,產品涵蓋有色、黑色、能源化工多個產業。在有色金屬方面已形成銅、鋁、鋅、鉛、錫、鎳六大基本有色金屬期貨序列,除了已上市的銅期權外,未來鋅、黃金期權都將陸續上市。二是價格發現功能日益凸顯。上期所有色金屬期貨價格與國內外相關市場保持高度正相關,真實地反映了現貨供求變化趨勢。

三是產業服務持續深化。近年來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一起,在新品種開發、市場培訓、產業服務、合作研究等方面開展了全方位合作。他表示,上期所下一步將發揮各方合力,努力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努力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發、有活力、有韌性的市場。

王強對銅市場相關情況及華泰期貨進行了介紹。他表示,近幾年全球宏觀衝擊、需求變化多端、供應幹擾不斷,導致銅價格走勢日趨復雜。隨着冶煉以及下遊加工產能不斷的釋放,產業鏈整體利潤下降,銅行業存在價格風險規避的現實需求。中國作爲銅需求大國,原料供應自給率不足,每年銅精礦、精煉銅、廢舊銅進口需求較大,而國內環保趨嚴,廢舊進口政策變化,對中國銅原料供給構成帶來深遠影響。他表示,華泰期貨近年來積累了豐富的銅產業鏈上下遊服務經驗,服務對象包括了銅生產、消費、貿易和投資等大型國有企業和跨國公司,銅、鎳等品種的成交量、持倉量均名列前茅。同時,作爲華泰證券的控股子公司,形成了覆蓋全國的服務網絡,服務方式已從傳統套期保值模式向多元化的風險對衝模式逐漸轉變,並且在國內率先利用場外期權、合作套保、期現結合、供應鏈融資等多種創新型金融工具完善產業服務策略,對衝企業的經營風險。

都衛國在會上表示,近幾年來隨着政策、市場等一系列宏觀因素的影響,新興產業不斷興起,傳統銅工業面臨着諸多的挑戰和巨大的壓力。煙臺國潤銅業是煙臺市國資委直屬國有獨資企業,也是山東省規模較大銅冶煉企業之一,自成立至今經歷了從困境到健康快速發展的過程,2016年公司對現有工藝進行改造,建成了世界首條熱態三聯爐連續煉銅生產線,目前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已達到行業先進水平,與江西銅業合作的開發區新建項目也在穩步推進。他強調,銅產業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同時也更需要羣策羣力,希望能與各位行業代表共商銅事、共建合作、共謀發展。

會上,胡長平作了《對新時代中國銅產業發展的思考》的主題報告,報告追尋了銅產業發展軌跡以及對2000年來精煉銅消費進行了梳理。報告指出,自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來,我國銅產業面臨消費不確定因素增加、結構性產能過剩日益突出和環保等多重壓力,我國銅產業要強化對“消費驅動”客觀經濟規律認識,立足國內礦產和再生利用兩種資源,培養和造就一批創新人才隊伍,保持完整的銅產業和產品供應鏈。

中國銀行高級研究員李佩珈、中國環境科學院教授周炳炎、北礦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研發部主任史燁弘、華泰證券有色金屬首席分析師李斌、國際銅業協會對外事務經理朱芸、上海期貨交易所商品一部高級經理周力琛、五礦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陳軼、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車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朱成、華泰長城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監張小潔、廈門鳴鶴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金萬英在會上也分別對中國宏觀經濟展望、中國銅應用領域發展趨勢、銅期貨市場等相關議題進行了主題報告。會後,參會代表前往煙臺國潤銅業進行參觀交流。

今日銅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銅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