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軼:銅礦未來3年或短缺 消費開啓慢增速常態

上海有色網 2018-03-27 10:37

  2018年3月24日,在由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協會與上海有色網(SMM)聯手舉辦的“2018(第十三屆)上海銅鋁峯會”上,Bloomberg全球金屬與礦業主管朱軼認爲2018年供給側改革仍會對大宗商品產生影響,但力度會減弱,銅礦在未來3年可能短缺,消費會開啓慢增速新常態。

  供給側改革的影響:

  朱軼認爲供給側改革已經刺激了價格出現了強勁的反彈, 2018年供給側改革仍會對大宗商品產生影響,只是力度會減弱。

  她認爲供給側的改革所帶來的好處已經顯示出來,一方面對國有大型企業是一個非常大的推進。從2010年開始,以中鋁爲例,其淨利潤在上升,固定資產有一定的下調,這和企業資產重組有關系,但是整體顯示出其負債在縮小、利潤在上升。同時企業也沒再進行一些大的資產購入,這是供給側改革對國有大型企業所帶來的最大好處。朱軼還表示,如果關閉的是一些小型私有企業,整個行業的集中度將有很大的提升,而同時,對大型企業來講,其話語權以及定價權也會有很大的提升。

  供給側改革還有一方面的影響:

  中國目前缺少高端產能,低端產對於可以交割到交易所的商品來講是供大於求的情況,如電解鋁。但如一些用於汽車輕量化應用的高端鋁材,中國是短缺的,而且大量依賴進口。供給側改革促使了高端產能及很多企業在轉型,提升產業鏈,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未來應該多關注這一塊的發展。

  全球幾大礦山的資本支出情況:

  2014年大宗商品價格開始下跌,礦山的資本支出也有所下降。但由於資本支出的下降到礦山產量的下降其實有兩到三年的滯後期,所以礦端2013年開始資本支出有增長,但是真正放量需要從2018年和2019年開始。朱軼還用下圖的PPT構建了一個關於銅的模型,從2019年開始或將出現銅短缺現象,如果幾個大型銅礦沒有關鍵性的產量投入,對於行業的供應來說影響很大。

  朱軼認爲,銅礦供應在未來3年可能短缺。

  從需求角度看:

  目前市場上有一個共識,即房地產的需求正在減速,但基建方面尚可,它的需求總量比較大,行業對這一塊普遍抱有很大的預期。朱軼認爲基建中的PPP項目看起來不錯,但還不足以真正提振需求,因PPP項目一方面是由,如國家主導的項目放到了地方私企層面,實質只是進行了包裝。如果細分PPP項目投資領域,其中有很多都是由政府主導的有產業優勢行業。朱軼表示,目前房地產需求的放緩無從替代,而消費會開啓慢增速的新常態。

  下一個焦點:廢舊金屬領域

  朱軼認爲金屬市場下一個焦點將集中在廢舊金屬領域。朱軼做了一個假設,中國消費模式改變很大,原來中國比較缺廢舊金屬的原因是中國在發展階段,包括汽車、家電的更新換代熱潮還沒有來到。但從2009年開始,廢舊金屬的社會總量在增加。朱軼預測廢舊金屬供應不夠導致原材料緊缺的情況會逐漸減緩,再加上廢舊金屬行業符合環保的概念,所以廢金屬必將是未來被行業大力發展的的對象。

  剛果頒布新礦業法影響:

  提到最近金屬市場發生的重大新聞——剛果頒布新礦業法。朱軼表示,剛果是鈷與銅的生產大國,新礦業法的實施令礦山的成本增加從而導致企業的成本增加。但這對鈷、銅等金屬價格的上漲起到了支持作用。

  海外收購項目:

  2015年開始很多國企和一些私企進行海外收購,比如紫金在海外購買金礦、銅礦、鈷礦。最近很多中國企業走出海外進行新能源金屬資產方面的收購也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國企業的海外收購從2004年到2015年間,已經新增了11倍以上。最近一輪的海外收購和2008年中資企業的海外收購有很大的不同,2008年收購的海外礦山資源品位不是很好,或者資源品位好的但地理位置可能不太方便或者沒有配套的港口等運輸條件。但從2015年的時候,隨着金屬價格的下跌,這一輪海外收購的礦山的質量提高了很多,因爲當時很多海外的礦山由於要降低負債,不得不賣礦,這是很好的趨勢,我們看到收購礦山的質量相比之前有很大的提高。

今日銅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銅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