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嚴打洋垃圾 廢銅是一個重要戰場

路透社 2018-05-17 08:45

  路透倫敦5月15日 - 中國對”洋垃圾”宣戰,戰火已經延燒到了美國。

  路透此前報導,據路透獲悉的一份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北美有限公司通知稱,自5月4日起,一個月內暫停受理廢物原料裝運前檢驗申請和出證。

  這份下發時間爲周四(5月3日)的通知稱,按照有關規定,自5月4日(含)至6月4日爲期一個月時間,中國口岸將對來自美國的廢物原料實施100%開箱、100%掏箱檢驗檢疫,對疑似熱固性廢塑料、含有粉狀物的金屬廢料、廢紙中夾雜難以識別的特種紙和疑似危險物的,實行100%實驗室檢測分析。

  據海關總署稱,原因是因爲自年初以來”數批”來自美國的廢品沒有達到嚴格的新環保規定。

  全球其他國家現在才醒悟過來,中國要”拒洋垃圾於國門之外”的決心有多大,正如海關總署在通知裏說的那樣。

  **施加壓力**

  當然,這可能會對銅市產生影響。根據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全球廢銅出口中的近一半都運往中國。

  去年中國廢銅進口量毛重356萬噸。

  中國禁止進口低品級的第七類廢料,如廢電機馬達、絕緣線纜這些被作爲金屬原料使用之前必須拆解、清洗的廢品。該禁令於去年7月宣布,將於今年年底生效。

  分析師普遍認爲,這將影響到大約30萬噸的含銅量,由較高品級材料的進口和更多的國內回收所彌補。

  但3月開始生效的新規遠遠不止是剔除掉較低品級廢料。

  關鍵是”含雜率”概念,也就是廢料中的任何污染物。中 國 當 局爲廢紙、廢木料和廢塑料設定的含雜率門檻是0.5%,有色金屬是1%。

  這就顛覆了全球其他地區廢品回收行業的做法。

  美國廢棄物回收行業協會(Institute of Scrap Recycling Industries, 簡稱ISRI)在對中國提案做出正式回應時表示,有色金屬廢料有超過150個規格要求,含雜率門檻從零至4%不等。

  “世界上沒有其他哪個國家會使用自己的一套標準,來判定進口商品能否過關,”ISRI在11月15日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交的材料中稱。

  可這恰恰是中國正在做的事情,在港口將每個集裝箱逐一檢查。

  廢銅的遭遇又有不同。廢銅正受到來自廢塑料或廢紙的連帶打擊。

  中國海關總署明確提出,擔心廢金屬中含有”粉狀物質”。

  中國對廢金屬中粉狀物質含量的允許上限十分苛刻,爲不超過總重量的0.1%,即便ISRI指出,某些種類的銅氧化後生成的銅氧化物粉末仍屬於銅,符合ISRI的標準。

  **主要供應國**

  美國是中國的主要廢銅供應國,而中國從其他低品質廢銅供應國的進口下降,所以對美國廢物出口的打擊實際上使得美國廢銅成爲目標。

  以毛重來看,中國第一季進口驟降近40%至553,000噸。

  但這些進口的表觀純度從43%跳升至近60%。

  因此,對銅潛在的影響比數字顯示的要小得多,大概下降5%左右。

  以往向中國出口低純度廢銅的國家,比如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泰國,今年頭三個月向中國的出口量急劇減少。前20大出口地中,只有六個的出口量增長,而其中只有兩個曾是對中國的主要廢銅出口國,也就是英國和美國。

  第一季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廢銅毛重量增長5.8%,爲12.93萬噸。

  按噸計算,雖然僅僅增長了8,000噸,但美國在中國進口中所佔比重卻由上年同期的15%跳升至23%。

  中國的第二大廢銅供應地香港,供應量驟降63%,僅爲5.88萬噸。也就是說,中國已經對其最重要的廢銅供應地關上了進口的大門。

  **對供應會有更多衝擊**

  好吧,這不過是一個月時間。但是,對於這個時間,卻有兩個問題。

  首先,在一個月時間內,海關總署是否能實現”100%開箱、100%掏箱檢驗檢疫”的目標呢?

  其次,距離下一次集裝箱挨個檢查還有多久?這是中國執法部門的慣用做法,正如導致一些工業部門過去一年左右動蕩的環保檢查活動所顯示的那樣。

  這都給今年廢銅流動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如果淘汰廢七類屬於”已知的已知事件”,那麼新設定的”含雜率”門檻以及如何落實這些標準,就是一件重大的”已知的未知事件”。

  中國國內市場銅供需狀況受到的任何後續影響,也是如此。

  廢銅以兩種方式流入供應鏈,一種是作爲精煉原料,另一種是作爲制造商直接熔化的給料。

  這是銅宇宙的暗物質。統計上模糊不清,它的存在狀況主要是從側面得知,要麼是通過它對銅精礦等其他原料造成的替代影響,要麼是通過用其生產精煉銅的情況來判斷。

  這種暗物質如何在廢銅產生者與全球最大買家之間流動的結構性變化,已經在今年成形。但隨着中國嚴打洋垃圾的戰火蔓延至全球,情況仍可能變得愈發動蕩。

今日銅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銅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