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色金屬》雜志:綠色動能的“祥光樣板”

祥光銅業 2018-05-24 11:21

  如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新舊動能轉換的春潮正在山東涌起,這裏的有色金屬企業在探索、在破題。

  早春的聊城陽谷天藍草綠,生機盎然,一家邁向千億級產業規模的銅企在這裏躍然而出。新鳳祥集團旗下的祥光銅業依託世界領先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雙旋浮”銅冶煉技術和綠色環保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奏響了新舊動能轉換的激昂樂曲,成爲聊城乃至山東省銅產業高質高效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六排道軌的自備鐵路線和京九線相通,一列火車自青島港開來,直接進入銅精礦倉庫,行車隨即動作起來,用巨大的抓鬥把精礦卸下;“雙旋浮”熔煉系統吃進精礦,圓盤澆鑄機吐出陽極銅板,再經過十五天的電解,形成金燦燦的陰極銅板。這是記者在祥光銅業看到的一派繁忙的生產場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祥光銅業主動求變,自我加壓,走出了一條以綠色、環保、智能三駕馬車並駕齊驅的全新路徑,爲中國有色金屬產業增添了神來之筆。

  放大動能,從“引進來”到“輸出去”

  魯西平原,沃野千裏,以農業爲主的聊城市生態環境相當脆弱。祥光銅業從建廠之初,就本着“生態銅企”的環保初衷,打造綠色冶煉的“祥光樣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爲了聊城的天更藍、水更綠、空氣更清新,新鳳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劉學景深有體會地說:“環保是企業的第一社會責任,環保能不能做好,關鍵看兩點,一是技術工藝要先進,二是要在投入上舍得花錢。”

  步入祥光銅業熔煉車間,該公司自主研發的雙旋浮冶煉系統前,工人們正在緊張作業,每小時平均處理260噸銅精礦的旋浮熔煉爐是目前全球單系統產能最大的銅冶煉系統,已經突破了礦銅45萬噸/年的設計值。祥光銅業技術中心副科長張煜介紹說,依託祥光銅業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工程實驗室等一系列創新平臺,祥光銅業近年來加大產學研力度,與中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北京礦冶研究總院通力合作,技術創新能力正不斷提升。“這套系統獲得了國務院授予的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中國專利獎金獎。”說到這裏,張煜無比自豪。

  從一期的引進消化,再到二期的自主創新,生產效率提升了,能源消耗降低了,產能產量翻倍了,憑借技術創新的源頭活水,祥光銅業實現了“中國創造”的技術飛躍,打破國外對銅冶煉核心技術的長期壟斷,使中國銅冶煉技術躍升到國際領先水平。

  在生產區域,記者不時看到穿着不同工裝的員工,詢問得知,這是東南銅業的新員工正在這裏實習培訓。目前,祥光銅業已向中國黃金集團、白銀有色集團、中鋁集團東南銅業等分別輸出了技術和裝備,銅冶煉“雙閃”技術的鼻祖美國肯尼科特銅冶煉廠也正在洽談購買祥光銅業的技術和裝備。“引進來”變爲“輸出去”,祥光銅業所實現的歷史性跨越,正是新舊動能轉換的放大效應。

  打出環保“組合拳”

  在兩轉兩吸制酸設備現場,一排排酸罐矗立,現場聞不到異味。99.95%的轉化率,低於200毫克/立方米的SO2排放濃度,99.9%的硫總固化率……這一組組數字可圈可點,成爲祥光銅業引以爲豪的環保窗口。

  “三廢”治理一直是困擾銅工業發展的瓶頸。祥光銅業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催生科技成果,闖出了一條生態環保的銅工業發展新路子。祥光銅業採用新鳳祥集團旗下鳳祥食品屠宰生產線的污水處理後的中水作爲生產用水;接觸物料的廢水處理達標後作爲爐渣的冷卻水;正在建設的鍋爐冷卻鹽水深度處理項目,把鹽分結晶出來,中水再綜合回用;四個雨水處理池總容量達1.7萬立方米,全廠水循環利用率達到99%以上。

  年產黃金20噸,白銀600噸,稀散稀貴金屬1000噸。祥光銅業變廢爲寶,每年從陽極泥、爐渣及其它附料中提取伴生的貴重金屬,成爲世界上第一家自主研發稀散稀貴金屬提取技術的高新企業。

  生態冶煉,綠色祥光。祥光銅業安全環保部部長盧小平對記者說:“源頭削減、過程控制、末端治理,這十二個字就可以涵蓋祥光銅業的環保舉措。”近年來,祥光銅業用於環境保護的總投入達9億多元,“三廢”全部吃幹榨淨、變廢爲寶,祥光銅業正在進行着自我革新和動能突圍,一條生態環保、節能高效的銅工業綠色發展之路呈現在魯西大地,讓人充滿期待。

  擁抱智能制造祥光銅業精煉廠電解二車間內,銅板浸在720個槽內正在進行電解,十五天後,一批陰極銅板將從這裏析出。繁忙的車間內,操作工李旭正在控制着EPCM機器人剝片機組,他調整着機器人的角度、力度和速度,按下按鈕,靈動的機械手臂快速剝出銅板。該車間擁有10套機器人剝片機組,使工人的勞動強度降低50%以上,生產效率提升了3倍以上。祥光銅業通過智能化、信息化的“兩化”融合,全面實現能源智能化管理,建成了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第一家安全環保能源管理中心,實施集中化、動態化的智能化管控,年綜合節能量達2.85萬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6.058萬噸,已被工信部確定爲工業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建設示範項目,錄入全球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的“2017年優秀能源管理案例”名單。

  智能化帶來的不僅是祥光銅業陰極銅品質的提升,更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在全球發展浪潮中站穩腳跟、疾步爭先,增添了新的競爭優勢。

  打造千億有色產業

  2017年9月,中央電視臺一套熱播的《輝煌中國》紀錄片中,把祥光銅業作爲十八大以來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標志企業,進行了重點報道。

  “有色金屬行業環保標杆企業”、“國家級綠色工廠”、與青藏鐵路等工程同被授予“十大國家環境友好工程”……一系列的榮譽沒有讓祥光銅業停頓前行的腳步。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利器,今天,在新舊動能轉換大潮中,依靠得天獨厚的創新優勢,祥光銅業距離打造千億規模有色產業的目標也越來越近。

今日銅價微信推送
關注九商雲匯回復銅價格
微信掃碼

相關推薦

微信公衆號
商務客服
展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