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於2018年5月29日、30日在上海舉辦。本屆論壇由上海期貨交易所與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聯合主辦,論壇以“改革新篇章,開放新裏程——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特色期貨市場”爲主旨。新浪財經參與全程直播。
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育能出席下午的上衍有色論壇並作演講。
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育能
吳育能在“專家視角”環節發言中表示,江銅集團將做以下三方面工作:第一,江銅集團內部改革,綠色發展。第二,外部拓展,三方面推動應用轉型;第三,統籌發展,建立三大人才隊伍。
吳育能認爲,目前有色企業的發展形勢較爲復雜,從外部環境來看,面臨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和貿易保護主義擡頭;從內部形勢來看,面臨產能過剩、結構粗放、成本攀升、內需發力、盈利困難等問題。他表示,有色企業需要通過戰略轉型與國際化發展,點燃創新發展引擎。
他認爲,有色企業要實現戰略轉型需要做到四個轉變:一是從擴大生產規模向提高盈利能力轉變,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從粗放發展向綠色發展轉變,從以國內市場爲主到全球化布局轉變。實現這些目標則需要從三大途徑入手,一是內部改革,着力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二是從外部拓展,推動三個應用轉型,推進智能制造,營造創新氛圍;三是統籌發展,建立三大人才隊伍,完善用人、育人機制和留人文化,注重科技領軍人才、國際經營人才、資本運作人才的培育。
他表示,有色企業可以通過三個途徑實現國際化,一是加強對外合作,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二是完善全球布局,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三是強化標準支撐,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以下爲文字實錄:
非常榮幸,今天參加第十五屆上海衍生品論壇。談的內容就是新時代有色金屬企業的戰略轉型和國際化問題。新的時代,我們有新時代的指導思想,新的時代,我們有新的發展方向,新的時代,我們有新的遵循的原則。
我今天跟大家探討的是三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新時代有色金屬行業面臨的形勢,還有有色企業實現戰略轉型的措施,第三個方面國際化的途徑。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來,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的發展階段,習近平主席強調要以高質量發展帶領中國的經濟再上臺階。那麼有色企業應該說也要轉變發展方式,作爲有色企業來說,的確也面臨着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結構調整,轉換增長動力的問題。從外部環境來看,我們的國際競爭更加激烈,和貿易的保護主義。對內的壓力,產能過剩,結構粗放,內需乏力。因此我們有色企業必須首先轉變觀念,就是要實現戰略的轉型,同時也應該走向國際化。
四個轉變,我們要從擴大生產規模向盈利能力轉變,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轉變,從粗放發展向綠色發展轉變,從國內市場爲主到全球布局轉變。我覺得主要有三種途徑,第一個主要是企業內部的問題,第二是外部拓展的問題,第三是統籌發展的問題。從內部來看,首先是企業的整個定位問題,如果新時代,我們企業沒有新的定位,新的戰略思路的話,這個企業是走不下去的。我們江銅也是積極相應十九大的精神,要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現在也提出了五個“一流”,資源儲備一流,產品的影響力一流,創新能力一流,體制機制一流,核心指標要一流。同時要打造五個樣板,綠色發展的樣板、國際化經營的樣板、提質增效的樣板、人才建設的樣板、黨建創新的樣板。
其次我們還是要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原則,要實現三大變革,主要是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速率的變革。從內部來看科技創新怎麼走?科技創新企業是主體,作爲一個企業,首先要建立起科研的平臺,像江銅的平臺蠻多的,企業自己有研究院,也有國家的冶煉和研究中心,博士後、院士工作站等,我們在這方面今年加大投入,也是前所未有的。第二個方面,我們圍繞互聯網、大數據和智能制造加大投入,積極融合大數據,在數字礦山、智能冶煉、智能加工方面都邁出了比較大的步伐。同時我們江銅的礦山和冶煉廠也都是工信部智能制造的試點工廠。第二個方面,加大科研轉換的力度,我們今年也出臺了很多辦法。第三方面,綠色發展,現在綠色發展是大方向,我們在這方面的工作,對於傳統的有色企業來說壓力是重大的。我們也積極做好特別是礦山方面,我們在生態修復方面,推進尾礦利用方面今年實質性的邁出了步伐,的確尾礦不處理好,對生態的修復,對安全環保影響重大,從去年以來,江銅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時,要健全低碳有色發展的體系,遵循資源消耗最低化,生態環境影響最小化和可再生利用最大化的原則,建立健全有色金屬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體系。同時,我們要積極參與前瞻性的課題,包括全球正在探討的礦山零廢棄物開採的研究,冶煉水的零排放以及有色金屬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研究,我們都積極參與。在綠色發展方面,我們作爲一個國有企業,應該要擔起責任,走在有色行業綠色發展的前列。還有節能減排方面,多年來一直在抓,企業也是爲了提質增效,在這方面的力度也是抓得越來越大。
還有一點,在綠色發展方面,再生資源利用也是綠色發展非常重要的方面。外部方面,主要是拓展應用,我們國家特別在高精尖研發產品方面的確是短板,基本上依靠進口,在這方面我們也加大了投入,做了很多研究,同時要推動開發新的材料,在這方面江銅有一些成就。同時在銅的應用方面,包括銅水管,海洋的養殖等等方面,我們還要推廣。
不管怎麼發展,離不開人才,我們最缺的人才,我們江銅提出來要打造三支人才隊伍,第一個科技人羣人才隊伍,就是具有推動重大技術革新的科技領軍人才,第二方面,具有世界眼光和熟悉國際規則的國際性人才。第三方面,具有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和戰略開拓能力的資本運作人才,對於我們江銅是比較缺的。
關於有色企業實現國際化途徑方面,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講,第一個加強對外合作,提升國際化的經營能力,第二完善全球布局,深度融入全球的價值鏈,第三強化標準支撐,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因爲時間有限,我只能把大的框架跟大家講一講,如果要展開講,的確時間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