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期貨市場發展迅速,期貨市場爲企業穩定長遠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國期貨市場的發展使整個銅行業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銅工業也從封閉的行業成長爲市場化水平相當高的行業。銅作爲重要的戰略生產物資,銅價可能比很多經濟數據更能直觀地反映出目前經濟的走向。在銅期貨市場機制的影響下,銅行業的風控及風險管理水平得到迅速提升,並領跑有色及其他行業。
作爲銅行業的老牌企業,江西銅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銅)與期貨市場密不可分,江銅的發展大致分爲以下三個階段:
一是利用期貨市場,解決債務難題。
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中央政府開始收緊銀根,國內“三角債”橫行,江銅作爲上海金屬交易所的第一批會員,通過期貨市場彌補現貨市流通功能的不足,其履約擔保功能不僅保障江銅實現產銷平衡,而且實現貨款的100%回籠。
二是提升質量,打造江銅品牌。
上海金屬交易所鼓勵企業生產優質產品。江銅大力開展質量攻關,提升產品質量,江銅在1993年在上海金屬交易所注冊品牌後,乘勝追擊,開始着手國際銅品牌,1996年江銅貴冶牌陰極銅在LME一次注冊成功,成爲國內首個在LME注冊的陰極銅國際品牌,實現了我國銅工業零的突破。
三是期現互動,實現協同發展。
參與期貨市場這些年,是江銅發展最快的時期。近年來,江銅在通過期貨市場鎖定加工利潤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期貨市場提供的價格信息和市場機會來爲企業經營決策服務,從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全方位利用期貨市場,期現緊密互動,最終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盡管當前國內外銅市場均較爲成熟,但是由於上海期貨銅市場和LME銅市場的參與者不一致,價格發現功能並不能充分體現。國內外市場在隔夜跳空之後,高開低走或者低開高走的現象較爲普遍,令投資者較爲懊惱。此外,在我國成爲最大銅消費國後,隨着國內市場定價權的逐步提升,價格雙向引導逐步加強的全球市場格局令這種現象更加明顯。因此,推出國際銅合約,讓國內外投資者同平臺交易迫在眉睫。
INE國際銅期貨將採用“ 國際平臺、淨價交易、保稅交割、人民幣計價 ” 的上市模式,全面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對於出口我國的礦山、貿易商極具吸引力,這不僅有利於實現價格發現功能,還增加了滬銅、INE國際銅、LME銅之間的套利組合,爲銅市國際貿易增加了套保套利工具,更爲國家的金融創新和擴大開放戰略做出表率和先鋒作用。國際期銅,大有可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