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12月7日消息: 周一公布的海關數據顯示,中國11月銅進口量連續第二個月下滑,降至六個月低位,因爲有利可圖的套利窗口關閉導致進口自海外和保稅倉庫的銅吸引力下降。
中國海關總署表示,11月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561,311噸,較10月的618,108噸下滑9.2%,但較2019年11月增加16.2%。
中國11月官方制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2.1,創2017年9月以來最高。
然上海和倫敦期銅之間的價差在11月轉爲負值,表明前幾個月見到的大量套利流動結束。
中國保稅倉庫庫存自第三季以來一直增加,這突顯出採購量減少。
1-11月進口量爲617萬噸,延續了短短10個月內創下的年度紀錄高位。
中國銅套利窗口關閉
英國商品研究所(CRU)分析師賀天宇稱,銅進口的減少在預期內,因之前六個月的進口一直很高。
“按月計算中國對銅的需求仍在上升。(進口)降至六個月低點只不過是因爲今年下半年的進口一直都很高。”
海關稱,11月銅精礦進口183萬噸,較上月高出8.3%,較上年同期創紀錄的215.7萬噸減少了15.1%。
由於礦商和冶煉廠就2021年的加工精煉費用(TC/RC)進行談判,銅精礦供應依然緊張。
海關稱,上月未鍛造鋁和鋁制品出口爲424,025噸,略高於10月的418,893.7噸,但較上年同期減少6.2%。